导航

五星苗寨群众:我们不当贫困户

 2017-07-23 09:47  来源:

◆记者 唐玉 毛利涛

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走了近7公里,放眼望去,在三面青山的环抱下,一排排白墙青瓦房依山而建。一眨眼工夫,车子就穿过了挂着“五星苗寨欢迎您”几个大字的寨门,透过车玻璃窗,在右边的小溪边,“主动脱贫自豪,勤劳致富光荣”的横幅十分显眼。

“我们顿顿都有肉、有米饭吃,穿的也穿不完,还有这么好的房子住,这叫啥子穷?我不当贫困户。”今年四月,在村里召开的一次建档立卡贫困户评议会上,已70多岁的王国光老人对照着自己是否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年人均纯收入是否低于2952元的标准表示自己已经脱贫了。其他村民也纷纷说,“娃儿进了这么好的学校,也看得起病,把贫困户让给其他村的村民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128户村民没有一户愿当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与在一些地方有人争着当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点让人不肯相信。他们为何不愿当呢?带着疑问我们随意走进了一户村民家中。

她叫李光琼,家在学校附近的小溪边。她靠做苗族服饰和卖炸洋芋等每年就有四万多元的收入,可她仍不满足,说要不是为了娃儿读书,才不回来呢。原来,她与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每年有近十万元的收入,前两年,她为了照顾孩子读书,才一个人回来做这些生意的。在外边打工,只要你吃得起苦,就一定能挣大钱,李光琼说。

据了解,五星村苗寨有15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几乎达到了7000元。这些人只要一回到村里,就会比比谁挣的钱多,只要知道哪个比自己挣得多了,就会更加勤奋地工作,想方设法挣钱。在这种攀比中,五星村苗寨的128户村民几乎家家都有至少一人在外打工。

“我们不等不靠不要。”五星村苗寨群众把这句话当成“口头禅”。2012年,政府为五星村苗寨的122户群众每家每户补助了3万元钱,让他们全部从分散的山上搬到寨子里,集中住进了安居房。2014年政府又出钱把该村到靖安镇7.5公里长,四五米宽的路打成了水泥路,新修建了学校。“我们还要等什么?靠什么?要什么?”每当谈起这些,五星村苗寨的群众个个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政府给我们的太多了,党和国家这么关心我们,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富起来。”

“贫穷可耻,致富光荣”几乎成了五星村苗寨群众的共识。因为怕被别人耻笑,该村群众都在想尽千方百计致富。如今,该村的群众几乎家家都有二三头黄牛,王友亮等几家还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王义光等三户群众今年种起了中药材,王东家有两人在外开苗族服饰店……200多名成年苗族群众,几乎个个都有稳定的挣钱门路。可大家还不“知足”,我还想搞一个农家乐,我要学某某养几十只山羊,我准备带着儿子出去打工……许多群众还在谋划着如何挣大钱。

“我不穷,如果说穷,那就是我家还没有汽车,我们这里有10多家人有小轿车、20多家人有面包车,还有3家人有大货车。”

在一片翠竹中,我们到了王国光老人家中。俩老见我们来,赶紧从沙发上站起来,拿出香蕉、瓜子摆在茶几上,一个劲地劝我们吃。电视机正在播放着新闻,侧门厨房里放着一袋“秋田小町”,十来点腊肉挂在炉灶边。

王国光老人说,以前,他们几乎顿顿吃的都是洋芋,吃肉就是打“牙祭”,许多人家连过年都吃不上一顿米饭。几年都穿不上一件手缝的衣服,一年四季要么打光脚板,要么就穿草鞋。住的全部是茅草房,还四面透风。现在你看,吃包谷饭、吃洋芋是想吃了才吃,棉衣十几件,穿都穿不完。老伴儿一会儿要吃甜的,一会儿要吃香的,等买来了她又说不吃了。一说起这些,老人显得十分满足。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