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再婚妻子为前任婆婆尽孝36年

 2017-07-05 10:03  来源:

讲述:陈海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家的故事。

我老伴66岁了,我和她再婚已有36年了。老伴除了儿女和我,她最牵挂的人就是她前夫的母亲,即她原来的婆婆。一旦她婆婆家里有电话打来说婆婆身体不适,她就会立即启程乘车50余公里赶到婆婆家里去照顾服侍婆婆。有时一去就是几天。我的和她的一些老友,几日不见她,就会关心地问:“你老伴又去哪里去了?”我就会毫不掩饰地说:“去儿子的奶奶家照看老人了。”因我俩是再婚,一些不懂内情的同事、老同学就会问:“哪家的老人?”我就只好说:“儿子的奶奶。”

40年来,我老伴前夫的母亲抚养我老伴的儿子,对她的孙子太好了。我老伴应该去报恩,应该去尽一份孝心。

故事追溯到40多年前。我的结发妻子因患重病突然离去,我拉扯着嗷嗷待哺的两个儿子从江西农村回到云南。1980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昭通地委党校工作。在地委党校工作的我的一位初中同学见我既当爹又当妈,还要完成学校交给的授课任务,十分辛苦。学校又远在郊区,距城30多里路,生活极不方便。节假日全校教职工都回家了,只有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孤苦地呆在空荡荡的校园里,孤独而凄凉。老同学就好心牵线搭桥给我介绍了和她相好的街坊邻居的朋友给我,即如今的老伴。

当时我这个老伴与她的前夫结婚不满二年,因为她前夫品行差又远在昆明工作,夫妻二人长年不在一起,后来竟在昆明与另一个女人好上了,狠心地抛弃了我如今的老伴和她的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和一个才几个月的女儿。当时,她们母子三人真不知如何办!我老伴原来的婆婆不忍心孙子的妈一人艰辛地拖着两个儿女既要上班又要养儿女,就主动地把孙子留在她身边由她抚养。我老伴就只有含着泪,忍着痛苦带着女儿在昭通上班找工作维持生活,心中多么渴望能再有一个完整温馨的家。经我的同学介绍撮合,我与老伴就确定了人生伴侣关系,交往一段时间后,又才重新成了家。在那艰苦的岁月,老伴身边有一个女儿,我带来两个儿子,一家五口人过着既甘甜又苦涩的日子。我老伴当时也曾想过把儿子从婆婆身边领回昭通来抚养,但那时我们的工资收入太少了,两人一个月才50多元,工作又重,难以抚养,就一直把儿子留在了婆婆身边抚养,只得尽量抽空去看望她原来的婆婆与儿子。

当今社会非常复杂,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心灵所遭受的损伤是巨大的。我老伴在婆婆身边抚养的儿子,原本读小学时成绩一直不错,后来因为缺少了母爱和父爱,成绩就一直下滑,勉强读了初中和高中。那期间儿子的奶奶不知开过多少次家长会,挨过班主任的多少次责难,因孙子上学读书期间时常与一些不读书的同学混在一起玩,最终考不上大学,闲在家中。奶奶十分担心孙子如果继续在社会上晃,学坏了就难以挽救,就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找事给孙子做,但孙子人小又无多少文化,一样事都做不好。最终因奶奶的朋友在县上体育管理部门工作尽力地帮忙才把孙子安插在县上的老年门球活动中心当一名业余教练,只给一点象征性的生活补助,吃住都由奶奶承担,让他安心当门球业余教练。孙子教老人们练门球十分认真,奶奶爷爷们也学得十分刻苦,那些年昭通地区和后来改为市时常会开全市或省上的老年门球运动会,孙子和奶奶他们县里的门球队时常取得较好的成绩,捧着奖杯回家,一时在县里还传为佳话。

孙子跟在奶奶身边一晃就是30来年了。孙子长大成人了,到了谈恋爱结婚成家的时候了。但孙子既无正式工作,又无住房,找对象谈恋爱谈何容易。奶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和老伴一生仅有的积蓄拿了出来赶单位的末班车为孙子集资购买了一套住房,作为孙子结婚用。

我老伴的儿子,奶奶的孙子就是这样从一岁开始就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一直跟在奶奶身边,由奶奶含辛茹苦地抚养长大成人的。

岁月不饶人,经过40年来的风雨苍桑,奶奶也逐渐老了,人又长得胖,时常患病、住院。我老伴一听到她曾经的婆婆生病住院时,就不顾一切,工作再忙也急忙赶到婆婆家里去,替婆婆洗身上,端屎倒尿,搀扶着婆婆散步走到阳光下呼吸新鲜空气,有时一去就是数十天,尽一个晚辈的孝心,报答婆婆抚育孙子的恩情。对此老伴原来的婆婆也感激不尽。

这40年来,我老伴与她原来的婆婆的关系不因为我老伴重新嫁了我而改变,仍然如以前一家人一样相处。老伴原来的婆婆来昭通办事或买东西,就会来我家看望我老伴和她的孙姑娘。我老伴一见她以前的婆婆来了,就如同见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高兴,急忙上街购买婆婆喜欢吃的、喜欢穿的送给婆婆。我在旁边看了也深受感动。

我为我老伴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有这样的孝心,能这样感恩而高兴,一点不因老伴随时赶去她原来的婆婆家照顾婆婆而抱怨和不满。去年冬天,老伴原来的婆婆因老了重病缠身医治无效而离开了人世,但她含笑而去,死而无憾。

(本文作者为陈剑宁化名)

通讯.刊发于2016年3月17日《昭通日报》三版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