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10-17 15:501936年3月,转战于湘鄂黔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2、6军团,在军团总指挥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的率领下,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任务后,撤出根据地,到达滇黔交界的乌蒙山区昭通彝良、镇雄一带。国民党中央军、川军、滇军约120个团也云集于川滇黔边区,企图将红军围而歼之。为跳出敌人的包围,红军在滇黔边的彝良、镇雄、赫章、宣威间开展了著名的乌蒙回旋战。
3月10日天刚蒙蒙亮,红军袭击广德关,翻越南天门,正行军于镇雄西南大山之中时,国民党追敌郝梦龄纵队47师、54师,万耀煌纵队99师也进占了镇雄县城,并在镇雄四周构筑碉堡工事。3月11日,红军到达以萨沟,红4师12团进入巴溜。万耀煌13师赶至六曲、古基一带。红军被十倍于己之敌包围于镇雄、赫章之间数十里的狭长地带,形势十分危急。红军先头部队12团进入巴溜后,抓到一个敌人的逃兵,他交待说:“万耀煌的主力13师将于12日经哲庄坝赶至镇雄截击红军”。获此消息后,贺龙、肖克、任弼时等2、6军团领导决定在哲庄坝出奇兵袭击万耀煌纵队。
12日清晨,红4、6两师在当地群众带领下,抄小路到达预定地点哲庄坝大丫口、三锅庄一带埋伏,指挥部设在镇雄巴溜三合头。红军到达伏击地点后,抢先占领制高点,当敌13师先头部队翻过大丫口时,红军突然发起进攻,将敌人从中截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死伤累累,滚落到沟底。敌人缩进了一道山沟,凭借有利地形进行顽抗。
战斗中,红18团团长成本兴站起身观察敌情,政委余秋里发现对面的敌人正准备向我方阵地射击,他高喊一声“危险!”便不顾一切地站起来,一把把成团长推倒在地。话音未落,一排子弹射来,击中了余秋里的左臂。他忍痛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带领战士们向敌人冲去。就在他带领部队快接近敌人时,敌人的又一梭子弹打了过来,再次打在了他那已负伤的左臂上,鲜血又一次染红了他的衣衫。余秋里低头一看,打断的骨头白茬已穿出皮肉,有两根筋露在外面,微微颤动。他又对伤口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并用绷带把左臂挂在脖子上,继续指挥战斗。正在这时,传来上级撤出战斗的命令,要求18团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余秋里继续指挥部队向敌人射击,直到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后才与战士们一起撤出战斗。在后来的慢慢长征路上,由于条件的限制,余秋里负伤的左臂一直未得到医治。到甘肃徽县时,他的左臂已肿胀坏死,再不处理将危及生命。在此情况下,部队医生只好给他做了截肢手续。此后,余秋里成了我军中有名的“独臂将军”。
参加过哲庄坝伏击战的红军战士曾竹先(又名曾瑞林)回忆说:“战斗一打响,天又下着雨,路很滑,中央军象潮水一样的溃退,他们穿的是胶鞋,一跑一跤,满身是泥。有的脱去胶鞋打着赤脚跑,狼狈不堪。有一部跑下冒脚落沟,四面被围,全部缴械”。被中央军拉去背东西的汪清和、孙树清等目睹者说:“红军从大丫口、二等坡突然出现,中央军吓得象鸭儿一样乱叫乱跑,骑在马上的被打下马,顺路跑的被打滚下坡,他们的背包箱子,满山都丢得是”。在其部队溃不成军,士兵狂奔乱跑的混乱中,万耀煌指挥失灵,险些当了俘虏。后因中央军47师和99师由镇雄城前来增援,13师才侥幸逃脱了被全部歼灭的命运。
这次战斗十分激烈,红军缴获战利品之多,连国民党方面也不得不承认。《云南民国日报》民国25年4月30日报导,这次战斗“火力之猛,为追剿以来各次之冠”,“辎重弹药为匪夺去者,约在三百余挑”。
哲庄坝一战,沉重打击了中央军追剿部队的嚣张气焰,取得红2、6军团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仗。伏击成功后,红军抓住敌人惊惧、迟疑之机,掉头西进,再入奎香,迅速南下,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圈,取得了乌蒙回旋战的彻底胜利。
【主要参考资料:《红军长征史》中共中央党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
《红军长征过昭通资料集》中共昭通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改编: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