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9-11 09:50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娟
远山青黛,云雾缭绕,一栋栋白墙青瓦的两层楼房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娇艳欲滴的野花竞相绽放,潺潺的流水奏响生活的乐章,这个画面就像是江南烟雨中的一幅山水画。住在这幅画里的便是盐津县柿子镇麻地头、石仓头、倒槽三个村民小组的苗族群众,整齐漂亮的苗寨风情楼房,整洁宽敞的水泥路面,如今他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住上了楼房、用上了现代化的电器,家家户户摩托车随处可见,全村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在5年前,这里的苗族同胞们还世代居住在“抬头一线天,低头万丈渊”封闭的大山深处,过着刀耕火种,人背马驮的日子,家家都居住在茅草破屋里,四面通风透光,三块石头就能当厨房,一根竹竿可为衣柜的艰苦环境下生活。粮食产量极低,广种薄收,人均纯收入仅有600元左右,基础设施更无从谈起,典型的“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贫困山区。
作为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试点的昭阳区旧圃镇三善堂村小寨子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村寨,近年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彝寨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走进小寨子自然村,沿着蜿蜒的水泥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砖白墙、错落有致的彝家民居整齐排列,家家户户白墙上的彝族风情绘画大方漂亮,宽阔平坦的街道干净整洁。广场上矗立的彝族风情“火炬”红红火火,民俗广场围墙上各种描绘彝族风情的图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示着彝家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幸福生活,一条条绿化带让整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
昭阳区旧圃镇,盐津县柿子镇这两个村寨翻天覆地的变化即是我市“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建设各级各类新农村示范点3270个,投入建设资金577908万元;受益群众达107910户,539550人。
新农村建设特色突出、成效显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有力的措施。“十二五”期间,我市出台多项举措助推全市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规划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在规划编制、执行上狠下功夫,做到规划先行、规划引领;坚持“统筹安排、捆绑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分块验收、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强化涉农项目及资金整合,统筹安排、集中投放,切实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示范点通过村“两委”、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各示范点以宜居、宜游为主线,对有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民族特色和乡村文化的地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立足各建设点实际;各示范点均制定并实施村庄改造计划和《村庄发展规划》,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以往穷山村,如今新气象。昭阳区小龙洞乡宁边村偏坡自然村、鲁甸县鸭子塘自然村、巧家县东坪镇新街社区、彝良县柳溪乡上寨村等等,无不彰显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