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5-24 10:10通讯员 魏志望
沿着蜿蜒的顺江公路走进永善县大兴镇老街社区,一幅美丽富庶文明新农村画卷扑面而来。放眼望去,遍地果树苍翠,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户间道延伸到每家每户,道路两旁,脐橙、花椒、桃李等果树点缀着一幢幢白墙黛瓦的靓丽民居,呈现一幅房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美丽画卷。
“曾经的大兴村,贫穷、落后是这里响当当的代名词”,一位村民告诉笔者,大兴村虽然坐落在金沙江边,但历来就有“无旱不成年”的传统,因为缺乏水源,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差,“望江兴叹,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即是这里群众生存条件的真实写照。
“昔日贫困村,变身富裕村。”到底是什么让这个村庄发生如此美丽的蝶变?
“农民致富快,全靠村官带。”村干部是农村的“当家人”,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是扶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选好用好村官可以加快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通过走访得知,大兴村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一心为民的村支书。大兴村1万余名群众在村支书王学国带领下,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大兴村贫穷落后面貌,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村。
2007年他当大兴村计生宣传员带领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广为称道;2008年他当副支书带领290余户“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群众仅用一个多月就全部建好安居房,创造了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的奇迹;2009年他当村支书带领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率领移民大搬迁……
科教兴村 教育先行
“他不是教师,比教师还关心学生;不是教育工作者;比教育工作者还操心教育工作”,自王学国进入村两委以来,他一直想着要让本村富裕起来,必须先要发展科教,发展科教就必须先发展教育,他常常觉得自己就是知识不多,学历不高,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从此告诫自己,一定要想办法让本村的师生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再苦也不能苦老师。2008以前,老街社区驿马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学无定所,他多次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多方争取协调,成功获得香港苗圃行动资助项目,他挨家挨户和群众协商,以便征地建校,通过一番努力,于2008年成功修建了大兴村驿马希望小学,学校修好了,但是水、电、路却面临着多个问题,王学国亲自上前,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事情,向领导请示,和群众协商,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驿马希望小学已具备水电路三通。大兴中学在扩建学校,新修建学生宿舍时,需要向村民征一部分土地,由于大兴土地资源有限,征地标准相对较低,征地工作进入僵局,此时的王学国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协调处理,顺利完成学校扩建工作。因此一直以来积极支持本村的教育发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据统计,截至目前该村考上职业院校已有100多人,考上大学的达200多人,全村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真正打开了孩子们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阳光通道。
美喻消防大队长 移民工作现本色
在移民工作中,他善于做思想工作,组织党员进行以富而思源、思学、思德、思劳、思廉、思进为主要内容来推进移民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实行党总支部成员抓移民工作分工负责和一岗双责制,在普通党员中实行每一名党员联系10户贫困移民户的群众原则,推行移民工作民情日记和移民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为了让本村的移民工作有序开展,成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为移民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移民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党员带头示范,为移民群众作出表率;坚持做好思想工作,全村党员深入移民家中,与移民交心谈心,了解移民思想状况,主动理顺移民情绪。在开展移民工作以来,全村22个移民村民小组中,实现了顺利搬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好评。在大兴村的移民工作中,只要哪里工作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那里就一切顺利。所以大家喜欢叫他移民工作“消防大队长”。
要得富先修路 为了群众找出路
从2009年走上党总支部书记岗位后,王学国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每一个村民小组都能通公路,以此促进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他多次争取,多方协调,充分调动群众的修路积极性。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进行实施公路建设。几年来,经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全村修通了集镇至驿马自然村、集镇至尾子自然村的公路,全村39个村民小组中,除3个村民小组,其余的已达到公路全覆盖。
为了全村群众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王学国想办法,找出路,加强“双培双带”工作,发动党员带头致富,鼓励党员干部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目前,全村现有党员致富能手80余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发展枇杷产业4000多亩,不断探索“支部+合作社+群众”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规模化的枇杷、花椒、砂仁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践行承诺 党旗添彩
在任党总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团结党员干部努力拼搏。近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大兴村“两委”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镇各村年终考核中连续三年荣获第一名。
当村官近十年的他,风雨兼程、呕心沥血,用苦干实干换来了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树起了一面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旗帜,他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与赞誉,被村民誉为:心贴老百姓的“村官”,曾多次被省、市、县表彰。今年已经61岁的王学国,无论作为一名村支书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尽职尽责,无愧于党,无愧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