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日报社简介

 2016-04-14 11:05  来源:

昭通日报社创刊于1950年4月8日,是中共昭通市委的机关报。1961年3月,《昭通日报》停办;1984年10月1日,《昭通日报》复刊。昭通日报社是市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和中共昭通市委的新闻出版机构。目前,昭通日报社副处级领导编制6人(社长1人,总编辑1人,副总编辑4人。现有总编辑1人,副总编辑3人),有内设机构12个(党政综合办、总编室、记者部、专刊部、晚刊部、质量监督室、通联部、经营管理中心、技术保障部、昭通新闻网综合采编室、昭通新闻网运行维护部、昭通手机报编辑部),有11个县区、记者站,全社现有员工共86人,其中在职在编人员59人,历年来因工作需要而招聘的编外人员27人。在职在编的59名人员中,有处级领导4名,正科级干部12名,副科级7名;正高职称2名,副高职称15名,中级职称15名,初级职称21名。

昭通日报社目前有五个主要的媒体发布平台,主要是:《昭通日报》《昭通新闻网》《昭通手机报》《掌上昭通》手机客户端和《“云南通﹒昭通”党政客户端》。以上五大平台,形成了昭通日报社的媒体平台矩阵。五大平台近年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始终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在为昭通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中发挥了昭通日报社各媒体平台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权威传播公信新闻、深情反映大众心声”是昭通日报的办报办网宗旨和理念。在复刊以来的30余年岁月里,昭通日报社一直秉承着这样的办报宗旨和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在党的新闻事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新闻传播的堡垒,巩固一个又一个导向正确的阵地,播撒着一颗又一颗文明进步的种子。30多年来,昭通日报全体采编人员不畏酷暑、不分昼夜、不惧艰险,活跃在乌蒙山麊、金少江畔,采写、拍摄、编辑、刊发了大量有温度、有硬度、有力度的新闻作品。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道路上,昭通日报社主动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反映人民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

在昭通跨越发展、实现小康、谱写中国梦昭通篇章的征程中,昭通日报社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展开新闻舆论宣传,做好“三贴近”,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准确、及时地把市委、市政府的施政理念和重大决策部署传达到全市干部群众中去,深入采访、总结宣传基层和群众创造的经验,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市民提供精神文明、道德传承、民生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新闻产品。

在若干的突发性事件中,昭通日报社采编人员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干部群众抗击灾害的每个感人影像,及时地把灾情和群众的需求如实地传向祖国大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达灾区,团结了人民,凝集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有力激发了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干劲。

历届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对昭通日报的新闻采编工作给与了坚强的领导、及时的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支持。在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昭通日报社将以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