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4-11 15:37本网讯 (记者 单虹) 市委书记范华平在接受云南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专访时,畅谈了昭通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措施。
“以扶贫攻坚统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昭通在扶贫、脱贫过程中有哪些鲜明特点的思路、措施?”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徐体义首先提问。
范华平说,昭通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的部署要求的基础上,在深入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政策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基础上,结合各县(区)实际,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创造性地开展劳务输出就业脱贫、恢复重建脱贫等“5+N个一批”专项行动,着力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范华平还详细介绍了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具体举措。
当记者问到关于昭通对旅游产业开发的建议和打算时,范华平说,昭通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制约着昭通旅游的发展。要发挥昭通大山大水大峡谷所蕴藏的独特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加快大山包、西部大峡谷、豆沙关、小草坝、三大电站水库、红色旅游等旅游线路开发,大力发展昭通旅游产业;深度挖掘望帝杜宇、朱提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激发文化活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昭通的旅游产业发展要以保护生态优先为前提高起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错位发展。
加快产业发展是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后不返贫的重要支撑,在抓贫困地区产业培育过程中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贫困地区要坚持“长短结合”的原则发展产业。在短期内,要通过发展蔬菜种植、养殖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还可以通过劳动力培训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等方式助推脱贫,在实施“五个一批”基础上开展“5+N个一批”。从长远来看,还要因地制宜抓好天麻、苹果、核桃、花椒产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发展,为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昭通将着力抓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培育壮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如何考虑后续发展,使贫困群众既能脱贫又不返贫的问题,范华平这样说道。
脱贫攻坚投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投入,还需要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记者十分关心这些方面昭通有哪些探索。
范华平说,在加大资金投入、推动资源整合方面。资金整合以县为主体。加大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健全完善资金整合机制。重点运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优惠贷款政策、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支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倡仪引导和鼓励市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所需所盼,通过投资兴业、招工就业、捐资助贫、教育培训、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帮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各渠道集中起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多渠道想办法。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大力招商引资,助推脱贫攻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范华平还回答了记者关于“镇彝威”革命老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