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8-11 17:29鲁甸“8·03”地震造成巧家县民房、学校、医院等严重受损。灾区民房、学校、医院以及重要公共设施等各类建筑物需要重建,为早日建成安全美丽的新家园,巧家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力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过去一周年了,走在巧家包谷垴乡红石岩灾区、长埂子安置点,美丽安全宜居新家园在群山环抱中崛起;老店镇尹武社区落水洞集中安置点,一套套二至三层的“小别墅”在果树田园间崛起,村民们生产生活有条不紊;包谷垴小营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砌砖、封顶等工作……
恢复重建工程项目由云南建工集团承建。近日,笔者来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包谷垴小营新区集中点,正在施工的云南建工集团项目经理周国富说:“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是良心工程,绝不能建成豆腐渣工程。从进场以来,项目管理团队和施工人员就一直秉承质量安全至上的理念。施工中班组进场要做技术交底,技术员跟踪检查工序。原材料层层把关,质量检查上有班组自查、管理人员检查、监理再查。巧家县委、政府及质量监督部门也会派人驻场检查,还有第三方质检部门介入。”他还说:“为了让老百姓早日搬入新房,将克服一切困难,全面开炮,不计成本,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程。”
巧家县灾区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有着“点多、面积小、点与点之间距离远”的特点,灾后民房重建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农户自建等方式。为让老百姓住上安全的房子,云南建工集团自承建以来,技术人员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开展技术培训,从设防目标、科学选址、建造原则、房屋设计、建筑材料及使用要求、地基与基础处理要求、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需要重点关注的常见质量问题和通病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和培训。在设防上要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目标,以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防灾减灾、保障安全为选址原则,民房设计做到安全、实用、经济和美观,砂石材料确保质地坚硬、不含杂质、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得超过1%等。加强民房重建户、工匠、村组干部、挂钩包保人员和群众的培训,确保每村达到2—3名技术员。
云南建工集团根据民风民俗和抗震保安的要求,充分吸纳群众意见,本着“让老百姓住得起安全房、保命房”的理念,在重灾乡镇交通便利的村组搭建了7种户型的钢架结构样板房,组织灾区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实地参观。针对灾区山高坡陡、平地少,从减少占地面积和节约建房成本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出发,为受灾群众设计了户型面积为90、120、150平方米的3种住房户型。引导受灾群众选择钢结构民居,住上放心房,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村民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