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王勇:在艺术世界里追梦的行者

 2017-12-18 16:45  来源:

午后的阳光庸懒地穿透温室的玻璃窗,细碎地洒了一地的温暖,光线宛如花叶间的精灵不停地在其间追逐嘻闹,尘埃仿佛被镀上一层光芒,在空中灵动的舞蹈。偶然的机会看过王勇的一本摄影集,却一直没有见过他本人,见到王勇本人,温和热情健谈,谈起对家乡的文化艺术他充满了深情。

1957年出生于昭通的王勇,作为昭通土生土长的文艺家,是少见的具有多个国家级名衔的艺术家。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云南舞蹈家协会理事、昭通市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其少时进入文艺舞台,从事文化工作40余年,曾供职于市文工团、歌舞团、市文化馆、文管所、文体局等单位,2002年提前内部退休,专注于自己喜爱的艺术。在摄影、舞蹈研究和创作、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特别是傩文化研究方面有丰厚积累和成果。

照片背后的人文故事

看过的那本摄影集是《老家盐津》,每一幅作品角度独特、构图新颖,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这部摄影集是王勇怀着坚定信念与深挚情感对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用二三十年时间不间断跟踪、调研、拍摄、体验的结晶。让人透过作品窥见了盐津的市井乡情和历史过往,也唤起了人们对盐津这片厚重土地和独特山城的温暖记忆。

摄影是王勇的最爱,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因为热爱,他在这个行业三十年之久,他见证了摄影从胶片时代过渡到数码时代,他见证了昭通文化的发展。

王勇用摄影的方法来表达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在他充满人文气息的影像里,温和的影调,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景,通过人和环境的结合,自然地呈现出一种平等和互知的气息,轻易地直达内心。

1994年,王勇深入镇雄塘房白鸟村调查傩文化,在那里看完老先生们的一场祭祀活动,王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端公,既是乡俗生活中的普通一员,又是笼罩着神秘色彩的特殊人物,他们既是傩祭的传承者又是傩戏的创造者。表演的全是已年过七旬的老人,然而,大多数的老端公都已过世。在那个经济不富裕的年代,这些老先生们生活贫困,但却精神富有,一辈子热爱他们的表演,他们是文化的化身和载体,表演结束后,一位老先生摘下面具准备转身离开,深受感动的王勇上前叫住了老人,相机咔嚓一声,这一幕被永远的定格,老人那褶皱饱经风霜的脸,饱含泪水的眼,看似没有任何表情,但却庄重而肃穆,透过王勇的镜头,让人感知到一种弥漫在骨子里的整饬,那种内心深处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在拍摄对象身上,渗透着一些忧伤,让人在看到的那一刻,有种莫名的感动。那份来自心底的信念执着而顽强,也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让人钦佩。

因为职业和爱好的影响,他更喜欢社会纪实的拍摄,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濒于失传的民族民间文化,充分发挥了照相机的“纪实”功能,记录了大量宝贵的世事物象,发表数千幅照片,步入我国一流摄影师之列。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勇在盐津城看到了马帮,他一阵欣喜,一路跟随马帮的脚步进行拍摄,眼前的场景让他为之震撼,马驮东西在平日再正常不过了,可是这次他看到的有点特别,马不仅驮着沉重的东西并且还要爬楼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曾经的马帮早已消失,马的用处早已被其他机械所替代,如今用马驮沙运材料修筑房子的却极为少有了,修筑房子随着楼层的增加,搭建的梯子也会越来越高,爬行就会越困难,眼前的那匹马身上驮着砖块正在卖力地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梯子上一步一步艰难爬行着,却丝毫没有退缩。在此之前,王勇曾就对乌蒙马有过研究,乌蒙马个子不大,耐力好,善走山路,在明代时期,乌蒙马是朝贡马,用于征战打仗使用,为此他还特意去找过赶马的人,在他的镜头里,用乌蒙马衬托了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

除了对人物的拍摄,王勇也偏爱风光摄影,每年他都会去昭阳苏家院阿鲁伯山梁拍摄风景,每次都是天不亮就出发在山上静静等候景观 ,他对风光摄影的要求很高,有时候花很长的时间却拍不到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拍不到下次又去,就这样来来回回的跑,直到拍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为止,在他看来,大自然秀美的风景,不仅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还可以提升人的修养。

醉心于舞蹈创作的世界

会摄影的人不一定会跳舞,跳舞的人不一定会摄影,而王勇不仅是摄影方面的能手,他还是一个专业的舞蹈工作者。上世纪80年代,王勇开始接触舞蹈,从跳舞演员到舞蹈老师,再到创作舞蹈,王勇作为昭阳区鹤舞高原艺术团的奠基人之一,为发展昭阳区的文艺事业呕心沥血,策划晚会10多台,其中《昭阳之歌》开创了昭通举办“春晚”之先河;创作《连心桥》、《七彩披毡》、《六组光辉》等舞蹈作品10余个,在省、市内产生一定影响,他创作的彝族广场舞《跩脚舞》,至今仍在昭通城乡广泛传习。

在舞蹈创作方面,王勇激情洋溢,充分汲取民族民间文化营养,创作出一批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浓郁的舞蹈,在昭通市舞蹈创作方面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为了创作大型诗画舞蹈《鹤舞高原》,他数十次往返黑颈鹤的栖息地大山包,观察黑颈鹤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为了寻找灵感,在舞台上再现鹤舞高原唯美的画面,有很多次他骑摩托顶风冒雪在泥泞的乡村公路上行驶,因为路面湿滑、凸凹不平,摔伤是常有的事,但就凭着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克服了一次又一次困难,创作出中国第一台讲述黑颈鹤故事、描绘人与鹤和谐相处,大爱、大美的舞台作品《鹤舞高原》。

王勇花了十年之久时间来创作《鹤舞高原》,从排练到演出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招募演员,演员挑选,对演员进行强化训练,演员的每个动作每个神情,动作与音乐的搭配,每个细节王勇都亲力亲为,反复排反复练,直到满意为止。“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从来没有一种成功是一蹴而就,抛开舞台的光环,这份荣耀的背后承载的汗水,大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还心系和关爱残障人,创作了10多个残障人舞蹈并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奖,在他提议下创办了昭通残疾人艺术团,在云南省有较大影响。

与此同时,在担任市舞蹈家协会主席20来年的时间内,他还积极给予基层舞蹈工作者指导和帮助,为昭通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舞蹈编导和一大批文艺人才。2014和2015年,他受邀参加了“三区”文化人才支持服务,挂职于盐津县五尺道文化演艺公司,带领演职人员深入生活,创作出了《关河船工号子》、《背山的女人》等节目,使该公司演艺水平得到提高;在盐津期间,根据基层文艺队编导力量薄弱的实际,他在盐津文广旅局、文化馆的支持下,开办了“业余文艺演出队舞蹈编导培训班”。《背山的女人》在昭通市的展演中获奖后,又获得云南群众文化的最高奖“彩云奖”,成为昭通文艺舞台常演不衰的优秀作品。2017年11月29日,《背山的女人》、《关河船工号子》代表昭通市到北京CCTV-3群众大舞台《群英会》栏目的录制,成功地登上了央视舞台。

无人问津的端公戏研究之路

走进王勇的书房,房间里收藏了大量研究傩文化的书籍和资料。采访王勇之前我对端公戏一知半解。

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不了解端公戏,甚至对端公戏有些误会,端公戏一直不被人认可。1986年,在云南戏曲音乐集成昭通分卷主编的编撰工作中,王勇听说在彝良县的一些偏僻之地,端公会演戏,让他感到特别新奇,而又难以置信。试想,那香烟缭绕的端公祭坛,怎会是戏剧的温床,而装神弄鬼的端公巫师,怎又会是粉墨登场的戏剧演员?他经过深入的走访调查,结果发现不仅彝良,镇雄、大关、巧家、盐津等好些地方确实存在一种称为端公戏的戏曲形式。由此王勇走上了端公戏研究艰难的路,试图去揭开端公戏的神秘面纱,这一坚持就是30年。

带着这种神秘感,王勇深入到昭通各县偏僻乡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撰写了很多关于昭通端公戏的深度文章,并出版了《端公戏音乐》、《云南省昭通地区镇雄县泼机乡邹氏端公及“庆菩萨”调查》等著述。多次在国内和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上推介昭通端公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30年对傩文化的研究是苦涩和艰辛的,每次深入农村调查,王勇都是自掏腰包,每月的工资全部被他用在了对文化的研究上,在那个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他都是坐班车到镇上,然后步行到村里,一去就是驻村一个星期,晚上就寄宿在村民家里,不管环境有多苦,他从未放弃。

王勇认为端公戏虽然浸染上神秘的色彩,但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经过科学的淘洗,一定会熠熠生辉,成为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化,随着老端公的不断故去,端公戏这一古老而珍贵的剧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不忘初心的坚守

坚守本心,扎根本土,是王勇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王勇小学毕业即考入昭通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从事舞台表演艺术,初始学历较低,但他热爱学习,深知文化知识、学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坚持学习,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函授专业和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史论专业。通过长期坚持自学,潜心工作,他逐渐热爱上了昭通这片乌蒙大地上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多年来,王勇不畏艰辛,长期深入到乡村作田野调查,收集到许多详实、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为了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他一年之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奔波于昭通各县区的田野乡间,在30余年的昭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过程中,足迹踏遍了昭通的大部分乡村。

不惟如此,王勇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为了展示昭通传统民族文艺,他策划和导演了“昭通市首届民族民间文艺汇演”,让昭通许多濒临灭绝的传统文艺节目得以展示。他组织发动昭阳区土生土长的农民组建起四筒鼓舞表演队,多次代表昭通在省内外进行表演,好评如潮。他多次担任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的编导,把昭通少数民族艺术推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舞台,在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他策划、导演“民族大联欢”活动,把昭通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之花呈现在全省人民面前,引起多方关注。由于对民族民间舞蹈收集研究工作成绩突出,曾受到过文化部表彰。

王勇曾说,做人要向农民学习,实实在在;做事也要向农民学习,像他们伺弄庄稼一样,一板锄一板锄地挖,他从不炫耀,甘于寂寞,默默工作、默默奉献,行走在山水间,生活在农民朋友当中。搞文化艺术的人,就应该抛去浮华和功利,沉得下心来,低调做人,埋头做事,自己挖一口深井,才会有所成就,回报生养自己的土地。2002年,王勇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在举办完自己的第一个个人摄影作品展览《家乡》后,他选择了提前退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乡土文化的调查研究之中。

时光如梭,岁月匆匆,几十年的风雨和经历,王勇早已看淡名利荣誉,厚度决定高度,他更看重文化的底蕴和内涵,30年他踏遍昭通这片热土,30年他用镜头记录昭通城乡历史的发展,这条路他还会走下去,继续用他的镜头记录生活记录历史的变迁;他一直有个愿望,能够在自己拍摄的诸多作品中精选出100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版一本摄影集,为自己的摄影人生作一个总结;同时把自己多年的文化研究成果整理出来,编辑出版,留给家乡。

作者: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婕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