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李宪章:植根生活追求艺术

 2017-11-20 15: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记者 刘静涛

跟李宪章老师熟识是因为2004年,鲁甸成立县文联,后兴建崇文阁为其办公场地,2006年,文联相继引导成立六个协(学)会,团结和带领300余名文艺爱好者,潜心创作。李宪章老师时任文联主席,他没少关心指导我们这批文学爱好者。

既然熟识,采访起来自然是无话不谈,感觉从未这样地走近过老先生。

醉心学艺技精湛

李宪章出生于1950年,老家鲁甸龙头山镇八宝村萝卜地,他自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因为父亲李永奎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尤其书法极佳。老先生回忆,父亲大字小字都写得好,小时候未进校门之前,父亲常教他练习书法,背诵《三字经》。父亲准备了一块木板,一面刻着大字格,一面刻着小字格,每天让他各练一篇大字和小字。木板浸了桐油,可以反复书写、冲洗、再书写。

遗憾的是父亲早逝,只给李宪章留下了对于书法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小学期间,李宪章学习之余常研习书法,不但是作业本上的字迹潇洒漂亮,常得到各学科老师的指点,就是课间、放学,也不放松练习,他脑子里时常揣摩字帖上的一笔一划,手中有笔就把它再现出来,手中无笔的时候,也要用手在书桌上、地面上默出来,他常装一支粉笔,哪怕看见一块稍微平整一些的石板,也要在上面写写画画。

李宪章考入县一中之后,在书法上遇到良师益友夏舜良,夏老师书法美术造诣深厚,经常在各乡镇布置文化展室,就把李宪章带在身边,让他在专业上得到很多及时的指导,也得到很大锻炼。

李宪章初中还未读完,文化大革命爆发,李宪章作为回乡知青回到了老家。1971年,鲁甸财贸队伍招收大批工作人员,李宪章跟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参加了工作。最初是在广播站工作,后来因为书法、文学方面的特长,被争取到财贸局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那时候李宪章在书法方面已经颇有名望,也常在自己主办的宣传栏里创作一些古体诗。他自幼喜爱阅读易经、四书五经等传统书籍,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能背诵毛泽东所有诗词,所以经常模仿创作一些诗词。

有一次,李宪章模仿毛主席名作《满江红》写了一首词,用书法作品的方式张贴在宣传栏里,除了一片叫好声,他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是一个外地人,评价李宪章的词很有才气,但不合仄押韵。还真是,李宪章国学基础是很扎实,但诗词、楹联创作理论就有欠缺,这被人一点破就非常汗颜,再不敢写东西了。李宪章赶紧买诗词入门的书籍来学习,买唐诗宋词经典来研究格律。后来他潜心创作发表了几百首古体诗词。其诗词作品五首被中华诗词学会等组织收入《从胜利走向胜利——诗词艺术中的伟大祖国》一书。另有诗词作品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名家诗词墨迹选》、《中国楹联二十年作品精选》、《中国当代喜庆对联作品精选》等专辑。

由于事情杂,不能潜心练字写作,李宪章心里非常渴望到县文化馆工作。后来,李宪章还真的如愿进入文化系统工作:1979年,他被抽到武装部搞宣传,编制进入鲁甸人防办,1984年,县人防办撤销的时候,征询他的去向意愿,他毫不犹豫表示要到文化馆工作。

进入文化系统工作以后,李宪章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摆脱繁杂的琐事,他可以一门心思追求艺术,不懈自学,常以“一间茅屋一支笔,半截初中半床书”作自我写照。他创办了鲁甸《百草园》文艺刊物,给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文艺作品的发表提供了一个载体,也团结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

在工作中,李宪章结识了云南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浩如先生,书法上常向赵先生讨教,也经常得到其指点。赵浩如强调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的书法学习阶段论,对李宪章影响非常大,让他能慢下来,坚持以敬畏之心学习书法,坚持书品与人品结合,艺术与实用结合,字内与字外结合。也能留心世事,方舟书海,与时俱进。其书风取欧兼赵,稳健中显灵动,以隶书、行书见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切入现代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浓郁的书卷气。他的书法艺术扎根于人民群众,字里行间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情怀。

李宪章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积极利用书法艺术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在昭通旅游文化景区创作了大量书法作品。在昭通大龙洞公园、元宝山公园、清官亭公园、望海楼公园、龙氏家祠、罗炳辉广场和许多酒店、餐厅、茶室,都有他书写的碑刻、楹联、字匾、条幅。他还不辞辛劳先后为云南残疾人事业、1998年抗洪救灾、汶川大地震书画义卖创作、捐献作品。在2010年昭通市抗雪救灾书画作品义卖中,他的一件隶书对联作品,以两万元高价拍卖成功。

李宪章先后函授求学于无锡书法艺专,中国书法协会研修班。其作品在1991年四川书协主办的“峨眉杯”全国书赛中荣获二等奖,8月隶书作品1件被四川江油太白碑林收刻。1993年12月行书作品被“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国书法作品精选征集工作委员会”收藏。2000年3月行书作品被“中国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书画长卷”组委会收录,并编入《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2003年作品入选首届“羲之奖”全国书法大赛展。书法作品先后八次参加省展,先后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云南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收入省、市多家单位编辑的书法专辑。

弘扬儒学带民风

1987年,李宪章担任文化馆副馆长职务,1989年到县文体局当办公室主任,1990年到鲁甸县政府办当副主任,1992年担任县文体局局长,1993年——2003年,担任鲁甸县工会主席。

李宪章2004年退休,其时,鲁甸县正大力打造“文化鲁甸”,成立了县文联,他被返聘为文联主席。2005年,鲁甸县在搞好新区建设、文化广场建设、老城区改造的基础上,提出重新建造崇文阁。崇文阁乾隆年间在鲁甸已有之,后年久失修不复存在。作为重建工作组副组长,李宪章主要负责规划设计等工作。为建好崇文阁,他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并多次、反复到实地查勘地形及山脉走向,以中轴式、对称性、既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多功能实用的设计理念,绘制了平面图和相关建筑样式,数易其稿后,交由大理国光古建筑园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建,2005年12月,房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后续工程包括塑像、排位、匾联制作及周边绿化等工作,更让李宪章殚精竭虑。他一方面查阅了曲阜文庙所有的御题匾联,根据鲁甸新修崇文阁的实际需要,复制制作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咸丰、同治、光绪六位皇帝的六块题匾和雍正、乾隆御题对联(两副);设计定制了崇文阁标志性铁香炉;根据大院四个厢房的设置,对四个厢房定名为:明伦堂、中和堂、学问堂、邑文堂同;对大殿前端两个小院的六间房也进行了命名。同时向昭鲁文化界发出征集对联的启事,得到广泛支持。共征集对联作品64副,选定使用22副。并邀请昭鲁知名书法家付诸笔墨。邀请云南著名书法家赵浩如题写《崇文阁》牌坊名,邀请云南著名诗人杨世光为“儒园”大门撰写楹联。

2006年4月,鲁甸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举办了隆重的“中国·鲁甸首届樱桃文化旅游节”,并于樱桃节开幕的第三天举办了大型文艺笔会,各书家在崇文阁挥毫泼墨,开展文艺交流。2007年1月30日,崇文阁的管理使用正式移交鲁甸县文联,李宪章确定在先师殿立了五尊像(一圣四配),把十二哲改用正面两侧大排位,另外七十二贤、七十九儒设小排位神龛,并列两边厢庑。共计168位圣贤。集中展示儒家文化。还在崇文阁设置了“教育警钟”,并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时正式敲响。鲁甸县2007年在崇文阁成功举办了第一次隆重的祭孔仪式,并在庆典仪式上表彰奖励了鲁甸“十大孝星”。

2006年,经过李宪章努力,鲁甸作协、美协、摄协、书协、诗词楹联学会、音乐舞蹈学会也相继成立,吸收6个协(学)会会员共300余人。在文联的团结带领下,各协(学)会主动开展群众文化服务,积极创作,催生了一大批文艺佳作。同时也带动民风社风逐步向好、文明。

传承文化爱家乡

李宪章钟情于家乡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早在1989年,撰写了《古代银都乐马厂》《乐马厂的传说》连载于《昭通报》;以后相继到成都郫县、三星堆、重庆、都江堰等地考察,撰写了《杜宇—朱提山的骄子》《鲁甸—朱提文化发祥地》等文章;先后参与编辑《鲁甸县地名志》《鲁甸县志》《朱提文史》等地方文献。相继撰写了《龙头山赋》《江底赋》《小寨樱桃赋》《水井歌》《梦鹊落》《重修鲁甸崇文阁记》等赋予历史文化的碑刻铭文。

退休晚年,李宪章又爱上了摄影,曾先后在县市省国级摄影展赛中获奖。背着相机跋山涉水,一曰锻炼身体,二曰搜集素材,继续挖掘整理朱提文化,不懈为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作感恩回报。

鲁甸6.级5地震发生以后,李宪章虽然退休,但他对灾区抢险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利用自己文学、书法、摄影的爱好和对朱提文化的钟情,多次深入灾区及鲁甸各乡镇,拍下了大量照片,记录了灾区恢复重建的进程变化。震后不久率先撰写了《抓住灾区重建机遇 打造花椒产业升级版》《重建朱提古镇 展示朱提文化》两篇文章,为灾区恢复重建献计献策。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撰文、书写了《石龙河赋》《龙头山党委政府搬迁记》《福禄桥记》和大量的诗文对联,完成了《文化昭通.鲁甸卷》历史人文部分的撰稿。同时正在为撰写《神秘的朱提山》一书,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反复深入水磨、龙树、龙头山、乐红、梭山等地寻访探秘,拍下了大量的照片,现已完成五万余字的撰稿,为发掘整理朱提历史文化不懈努力。

采访结束,李宪章带记者参观了他的书房,书桌上赫然摆放着他尚未完成的一件临帖作品。作为外行,记者惊奇地问:“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还用临帖的?”李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不但经常要临帖,永远都要临帖!临帖能再次观察书者当时的运笔变化,揣摩其当时的喜怒哀乐,能跟书者跨时空对话,每次都能有新的体会。”

李宪章表示,当今社会文化氛围渐浓,很多书者急于求成,喜欢赶热闹,乐于参赛,乐于揣摩评委喜好,乐于进入展览,喜欢追求个性搞创新,其实都是不可取的。艺术要沉得下来,老老实实临帖,不要急于求成,盲目追求个性往往脱离群众审美,不为大家所接受,也使书法脱离了书卷气的美。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