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从数据看巧家变化

 2017-10-31 09:57  来源:

◆通讯员 胡华伦 王凯

党的十八大以来,巧家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从灾难中站立,在贫困中崛起,凝聚各方力量,集中各方智慧,全力抓重建、兴产业、惠民生、促和谐,奏响了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时代最强音。

地震灾区涅槃重生。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共克时艰,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生产自救,全面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后,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迫切的民生发展需要,科学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2015年春节前,10个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16790户恢复重建户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76805户修复加固户已全部完成修复加固和验收工作,兑现民房恢复重建及修复加固补助资金11.1亿元,协调发放贷款2.91亿元。规划42.9亿元495个重建项目,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风生水起。巧蒙高速、通乡油路、建制村公路硬化、农村客运站和溜索改桥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完成水利投资13.71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87万件,小海子水库、小空山水库、中央小农水项目等水利工程较好实施,有效解决了15.9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0千伏以下电网投资1.22亿元,改造农网输电线路754.88千米、农村户表改造9609户,户表改造率97.5%。新建通信基站578个,城乡4G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光纤宽带信息化工程建设进度。整合资金8.08亿元建成美丽宜居乡村项目216个,改造完成新华路、青年路等主要市政道路升级,大沙坝农贸市场和停车场、新华北路农贸市场、龙潭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等市政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公交开通运营,城市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县城整洁优美、规范有序、文明和谐新形象初步形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培育转型升级。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根本出路,畜牧、蚕桑、核桃、花椒、烤烟等种植业和生猪、肉牛等养殖业规模不断壮大,成功摘取“全国粮食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等多项桂冠,高原特色农业迈上健康发展之路;年产100万吨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白鹤滩建材余热发电项目、大赖石山、大岩洞风电场建成投产,风能开发有序推进,黄角树、陡滩口等中小水电开发稳步推进;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电子商务等产业走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健康发展道路。

民生改善持续加强。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29.46亿元,发放助学金和助学贷款3420.42万元,办学条件有力改善,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初见成效;县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7个乡镇卫生院、33个村卫生室改扩建投入使用,新农合参合率连续5年巩固在95%以上,全面二胎政策有力落实;扎实开展“七彩云南·巧家保护行动”,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森林覆盖率从27.89%提高到34.7%;乡村文体设施不断夯实,文艺、文体活动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挖掘保护,“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惠及万民;积极扶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3100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3.46万户,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持续加强。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先后开展4轮“回头看”,完成15.1557万人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整合各类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7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800户,实施整村推进140个、整乡推进4个;实施革命老区建设项目18个、安居工程2070户,协调扶贫贷款9100万元,整合资金3891.13万元,成功打造昭龙生态经济产业示范带小河塘示范点,有序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个;切实加强与广东东莞以及省、市挂钩帮扶部门的协调联系,扎实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大力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和扶贫支持1.19亿元,减少贫困人口9.75万人。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