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9-07 10:51刘仁普
云南晨光出版社2016年9月组织出版了一套“七彩云霞红飘带”儿童丛书,该套丛书主要以红军长征过云南为历史背景,以儿童视角的书写方式来致敬红色情怀。作家们经过长时间的走访、考察、采写、查阅史料,终于为大众读者呈现出了这套以史实和艺术相结合的少年儿童读本,使其让人们更加了解当年红军长征经过云南的故事。文本重现红色文化中的云南精神,为今天的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提供了红色养分,从而引导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昭通青年作家吕翼先生的《云在天那边》便是其中之一。
这部有关红色记忆的长篇儿童小说《云在天那边》作家只设置了一个苗族少年、一匹叫“幺哥”的白马、一个为爱诵经的神父、为恨念咒的爷爷、善于“蛊”术而又漂亮美丽的妈妈和一个有梦想的红军战士,反面角色只以狼连长为代表。这个看似朝着单薄命运走势的故事,作家却精心地将地方本色和民族特点穿插其中,用曲折有致的布局和紧张扎实的戏剧冲突向读者稳重地讲述着一个有爱有恨,血肉丰满的故事。
主人公木杵是乌蒙大山深处湾子苗寨的一个苗族少年,他家贫穷、寒酸、不安全,有家像没家一样。造成小木杵诸多的困境,只因为家里缺少一个人,那就是他那个杳无音信的父亲至今未归,甚至连封书信、一个口信都没有。所以小说开篇就让读者看到在湾子苗寨的高处,有一个头发被冷风吹得有些凌乱的苗族少年、牵着一匹白马站在白云下面,一脸迷茫、无奈地看着一条从他脚下蜿蜒到远方的山路这样一个画面。作家在文本中把“湾子苗寨”的地理环境和这里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即将出现的人物活动置身其间的种种因素首先在开篇作了一个铺垫和勾勒,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旧势力的层层盘剥下,更彰显了一个少年的勇敢和机智。当然这些是作家在精心设计中,为红色文化中的云南精神徐徐拉开的序幕。
《云在天那边》这部长篇儿童小说故事结构紧密,作家采取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叙述方式将故事慢慢展开,语言平和朴素但不缺乏生动有趣,民风民俗尽显地方本色。为了医治被狼连长为代表的“遭殃军”打伤的神父爱德华,少年木杵还没听完教堂的课就骑上他那匹可爱的“幺哥”白马去山上找他事先埋藏好的天麻去了。对于湾子苗寨来说,这里离不开这个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对于神父来说,这几年与村民的关系,他也离不开他们。所以小木杵才连课都没听完就迫不及待地骑上“幺哥”来找天麻,目的就是让神父的伤早点好起来。正当少年木杵小心背上天麻,骑上“幺哥”满心欢喜往回赶的时候。作家巧妙地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曲折,狼连长的“遭殃军”进村了,在误打误撞中,小木杵遇到了红军。小说像滚雪球一样,将故事推置到了中心位置,然后层层铺开,又慢慢收拢,将小木杵的机智、勇敢,爷爷的爱与恨,漂亮美丽妈妈的仁慈,“遭殃军”的凶残,红军与民同心的画面淋漓尽致地一一展现出来,成就了一部属于红色题材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记忆小说。苗族少年木杵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艰难岁月里得到彰显,他的家因红军叔叔和红军妹妹的留下,那些对家不安全的阴影开始隐退,家里逐渐有了温暖。虽然小说并没有具体提到红军叔叔和红军妹妹与小木杵的关系,但作家在结尾处说:“至于红军战士李云天和木杵,和木杵妈妈,和木杵爷爷,他们的关系到了哪一步,那还是个秘密……”不管这个秘密怎样,我想小木杵都会感到温暖。或许这就是作家要表达的初衷,将人性的温度引向更开阔的出口,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
在当下,红色经典作品层出不穷,红军长征时期在云南昭通威信境内召开的著名“扎西会议”也在不同的银幕和小说中时常提起,但像《云在天那边》这样的长篇儿童小说,以地方本色和民族特点为背景,用成人话语、儿童视角来全面重现红色文化中的云南精神还是极少的,至少在目前为止,我只看到了这部《云在天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