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9-14 10:01编者按:教育是强市之本、筑梦之基。近年来,我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深入落实“教育兴昭”战略,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兢兢业业、勤勉奉献,为昭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9月6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座谈会,隆重表彰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本报集中用一个版面刊载受表彰教师中六位优秀代表的故事,以展示昭通教师敢当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9月8日,开学第一周,王进开正在给五年级的学生上《师恩难忘》,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后,就开始检查孩子们预习情况。今年 44 岁的王进开,1993年8月参加工作,当初他是主动申请到海拔2200多米的大关县玉碗镇火地村完小任教的。
王进开在火地村任教13年间,遇上学生家庭贫困情况他就资助,在当时工资不高的情况下,他先后资助学生达13000余元;学生生病了,他主动掏腰包送学生上医院;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走访群众,与学生家长谈心,向村民讲述只有送孩子读书、读好书,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道理;鼓励孩子们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走出大山。在他的努力下,他所教学科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主管部门多次要调他到条件较好的镇中心完小,都被他拒绝了,直至2006年2月,全镇实行教师大分流,他才到了玉碗镇石灰村完小任教。
一名叫徐乳丹的女生,她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管。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她变得异常孤僻,为了改变她,王老师想办法和她接触、谈心,特意安排一些义务劳动给她做,评她为“爱集体”“爱劳动”之星等鼓励她,日久天长,她不再封闭自己。去年教师节,她给王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老师,您像爸爸,祝您节日快乐! ”
石灰村完小杜永兰是一名学生家长,她认为王老师很有责任心,他对教学很认真,也很容易接触,大的孩子是王进开教毕业的,她说,她家两个小的孩子长大了以后,还希望交给王老师去教育。
贺元菊是王老师的同事,她认为王老师非常爱岗敬业,还很乐于帮助人,在计算机这一块很多老师不懂,无论是哪个时候打他的电话,百问不厌。他和同事们的关系都比较好,特别是下雨,同事们经常都会搭他的便车。
王进开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女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坚决不填师范院校,还气愤地说:“在我的眼里,爸爸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但不是一个疼我爱我的爸爸。”女儿的话让他深感内疚,但他还是坚决要求女儿报了昭通学院。最终女儿理解了他,并说:“爸爸,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其实挺好的,每当听到学生老远就亲切地叫您王老师时,我觉着这也许就是一种幸福。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像您这样倍受学生和家长尊敬的老师!”
因为表现突出,王进开2004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06年被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昭通市人事局、共青团昭通市委评为第一届“昭通市十大优秀青年提名奖”,还多次获得县、镇的表彰奖励。(市教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