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建档立卡户周英的2016

 2017-10-18 10:10  来源:

◆实习记者 谭光吉

回家

周英用身体紧紧护住胸前这个灰白相间的格子麻袋,生怕给孩子带的礼物被挤坏了。

2015年春节前夕,周英和丈夫陶邦雄在返乡潮踏上了从新疆回乡的火车。

一路上,不断有人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挤上来,整个车厢被塞得满满当当。周英用身体紧紧护住胸前这个灰白相间的格子麻袋,生怕给孩子带的礼物被挤坏了。又一年没有见到两个儿子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长高,不知道他们听不听爷爷奶奶的话,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认出自己……想到这里,周英的鼻子不禁有些泛酸。

大河村细长坳,一个处在威信县扎西镇南边,距离县城14公里的自然村庄,这是周英做梦都想回去的地方。

细长坳村民小组海拔1280米,年平均气温仅有14.50℃,土地贫瘠,栽种玉米还需先用塑料薄膜育种,长成小苗后再下种才容易成活,既费劲收成还不好。全村30余户村民就这样一代代慢慢熬过来,周英一家也不例外。

过去,威信县扎西镇大河村通往细长坳村民小组的乡村公路上,要经过一段5公里多的山路,买卖东西全靠人背马驮。一袋十几块的水泥运上去要一百元左右,建房成本高,村民只能就近选用石木搭建房屋。周英一家7口人就挤在山堡上的石木瓦房里,一进两间,昏沉的钨丝灯照在粗制的家居用品上,整个房间特别拥挤。

尽管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周英和丈夫凭着勤劳的双手,一家人也算暖衣饱食。然而,谁也没想到8年前的一场变故改写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务工

不堪重负之下,周英只得和丈夫商量把孩子交给老人照料,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还债。

2006年,周英家里最小的孩子被查出先天性肺囊肿。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诊断书下来,周英当场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为了给孩子看病,周英和丈夫四处奔走,寻医问药,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7万块钱的债务。不堪重负之下,周英只得和丈夫商量把孩子交给老人照料,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还债。

“我们没什么文化,只能在工地、砖厂找点苦力活做。除了家里的开支,一年到头也剩不了多少。”说到这里,周英有些哽咽。外出务工8年的时间,每年只有春节几天与家人团聚。但让她更为揪心的是,由于常年无法在孩子身边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却和自己越来越生疏,甚至不情愿和自己通电话。

“这样下去可不行!”周英显得有些焦灼,“我自己没读多少书就已经吃了很多苦,不能再让孩子像我一样在家务农或者出门打工。”周英说,由于担心孩子缺乏父母关爱和管教而误入歧途,她不想再外出务工,但真正让她吃下“定心丸”的还是县委政府的好政策。

转机

政府既然有这样好的政策,就要好好的抓住机遇,如果什么都巴望着政府来救济可能就要一辈子穷下去了。

“县委杨书记多次到我家走访,乡镇上的领导干部也经常来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帮我们找发展路子。”周英告诉记者,去年,县政府已经帮村民修通了公路,减少了大家的建房成本,而且还给每户每人二万六的建房补助。

2016年以来,威信县纳入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专项资金22项,主要用于实现贫困人口有安全稳固住房,改善贫困乡、村通行条件,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生产发展方面。

“要让贫困户真正脱贫,除了修建住房、完善基础设施等,关键还是要发展产业。”威信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王旭东介绍,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给予资金扶持外,还协调金融机构贴息贷款,并重点做好全县32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产业发展规划和村级种植养殖示范样板规划。

大河村细长坳村民小组就在规划范围内。

“政府既然有这样好的政策,就要好好的抓住机遇,如果什么都巴望着政府来救济可能就要一辈子穷下去了。”可做点什么好呢?周英忽然记起,曾在手机上看到一则信息,土鸡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周英看到了商机。

梦想

墙上贴着儿子的奖状,柜子顶层还摆放着县委政府颁发的“勤劳脱贫光荣户”荣誉证书。

2016年刚开始,周英从网上买了一台孵化机,和丈夫倒腾了两三天才安装调试好。随后,周英走乡串寨从四邻收购了五六十个土鸡蛋,开始孵化小鸡。然而,尽管周英花了很多心思在孵化上,但由于缺乏经验技术,第一批鸡蛋只孵出二十几只小鸡。

万事开头难,周英却没有气馁,“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一步一步就好了。”经过三个月的摸索,周英的养鸡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到两百余只。然而,由于防疫知识的一知半解,鸡苗出现大规模的死亡,焚烧、消毒、隔离都无济于事。周英慌了,急忙去集镇找兽医咨询,甚至拍照发给微信上搞养殖的朋友。一番周折,才知道原来是染上了鸡痘,这种鸡病只能预防。于是,她马上给仅存的鸡打上疫苗,并做好消毒措施,这才保住了本。

此后,周英也汲取经验教训,按时给鸡苗消毒,定期打疫苗。同时,主动向村防疫员请教,从书本上学习,尝试着自己找中草药来煎水给鸡喝,提前预防鸡病。

现在,周英家的土鸡和鸡蛋“走俏”市场,活鸡每市斤卖到35元,鸡蛋每市斤20元。“打工不能打一辈子!在家搞养殖不仅为了娃娃,如果搞得好也想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周英和记者分享着她的梦想,

这一刻,这个个子娇小,皮肤黝黑的农村妇女让人起敬。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016年下半年,周英夫妇贷款2万元,在山林里拉起围栏,购进土鸡苗近千只,成立了威信县邦雄种养专业合作社,一些村民加入进来。

梦想并未就此止步,周英计划把细长坳的林地集中起来种苦竹,土鸡放养在林地里,苦竹既可以卖出去,也能作为一种旅游风光。

2017年8月16日,细长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排一层楼的钢混结构平房依山而立,铺筑平整的院坝里,一群孩子正在门口嬉戏。

周英家的房子在中间,两室一厅,大彩电、沙发、茶几,一应俱全。墙上贴着儿子的奖状,柜子顶层还摆放着县委政府颁发的“勤劳脱贫光荣户”荣誉证书。

但最让她欣慰的是和孩子的感情逐渐好转。“我们回来一年多,感觉娃娃慢慢懂事了,放学后会帮着割草喂牛,买东西有点什么好的都会想着先拿给我,成绩也在逐渐上升。”说到这里,周英脸上绽开了笑容。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