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4-20 08:42余明辉
“顶岗实习”不该是职校牟利工具,“职校包工头”现象该彻底治治了
对中高等教育来说,实习环节非常重要,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可边干边学,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但近年来,职校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模式受到广泛质疑。近日,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57.5%的受访者认为职校学生毕业实习中存在学校以实习“捆绑”学生的问题,56.7%的受访者发现职业学校在学生实习中充当“包工头”,63.8%的受访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唯利是图”(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职业学校在学生实习中充当“包工头”,此言非虚。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职校只要介绍一名本校生到广东一带的工厂“顶岗实习”半年,通常就能从工厂拿走一笔8000元到1万元的巨额劳务费提成,就是职校这种“包工头”身份的有力说明。而此次调查,超过半数人认为职校在学生实习中充当了“包工头”角色,也说明一些职校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
客观而言,职校积极与企业对接,安排自己培养的职校人才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是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予肯定。但当“顶岗实习”安排异化成职校牟取暴利工具,甚至一些职校为此乐此不疲、积极充当起侵害学生利益的“包工头”角色时,就不能不引起重视和反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不得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但在现实中,为数不少“顶岗实习”的职校生,不但“顶岗实习”的时间过早(上技校第一年就安排实习,按规定一般在入职校学习的第三年)、实际实习时间长(长达6个月,按规定一般每次不超3个月)、每日工作超过8小时等,而且这些学生的实际实习报酬还可能远低于社会正常水平。这与相关职校在向实习企业输送“学生工”时,克扣或高额收取劳务费提成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不但让职校学生的基本权益受到侵害,也是对学生健康的不负责任。
需要追问的是,有关职校是如何执行国家职业教育规定的?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又是如何监督有关职校严格落实“顶岗实习”规定的?“顶岗实习”不该是职校的牟利工具,莫因“职校包工头”再让职教形象蒙羞。“职校包工头”现象是到了该彻底治治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包括职校、企业、教育和劳保等部门在内的有关方面切实认识到“职校包工头”现象对职业教育的危害,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纠正;另一方面,有关方面也要针对这一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根本原因,比如国家职教经费投入不足、相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采取诸如加大职教财力支持、制度完善等,确保职教良好秩序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