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记者蹲点日志丨⑤送你一朵小红花

 2025-04-23 21:19  来源:昭通新闻网

滇东北的暮春总是带着湿漉漉的水汽,四月的晨雾还未散尽,镇雄县场坝镇第二小学的操场上已经响起了琅琅书声。沿着盘山公路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抵达这座镶嵌在云雾中的校园。

2022年春,一声教育改革之雷炸醒了这片沉寂的土地。镇雄县教育体育局推行"撤点并校",场坝镇第二小学如磁石般吸纳了9所村级小学。学生人数骤增至1970人,其中1020名孩子选择寄宿。教学楼前褪色的“场坝一中”匾额尚未摘下,新刷的校训已覆盖了岁月的裂痕:“育人为本 成才为志”。

5天的时间,我们见证了师生们的努力与坚持,感受到了校园里洋溢着的温暖与希望。

心尖上的守护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宿舍的窗户,孩子们已经整理好床铺,开始了新的一天。他们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向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山谷。在教师休息室内,魏昭霞老师正和老师们激烈讨论着最近的课赛,二小派出的3位老师分别都获得了奖项,看着她们的样子十分兴奋。

看到我的到来,老师们都非常热情,连忙招呼我坐下。交谈中,我了解到魏昭霞是最早一批从巴溜村完小调入的教师,这个女教师,总是把 “孩子们的事比天大" 挂在嘴边。

每天清晨,她踩着露水来到宿舍区,挨个检查孩子们的床铺。“刚合并那会,好多孩子连牙膏都挤不好。" 她笑着回忆,手把手教孩子们叠 "豆腐块",随时备着针线盒缝补磨破的校服。这两年孩子们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转变,生活上不再依赖老师,学习上独立自主,理解父母,关心老师。看着他们独立自主,不断成长变化,魏昭霞既心疼又骄傲。

在孩子们的作文本里,魏昭霞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敏感信息。去年的作文课上,她发现小宇的作文里频繁出现比较阴暗的字眼,这让她心里一紧。于是,魏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地与小宇谈心,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她鼓励小宇要坚强乐观,告诉他学校就是他的家,老师和同学们都是他的亲人。在魏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小宇渐渐走出了阴霾,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作文里开始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王建华把手机屏幕设置成宝宝的周岁照,却总在视频通话时匆匆挂断:"妈妈要给哥哥姐姐上课。"这位在孩子眼里严肃又活泼的语文老师,2018年从昭阳区来到镇雄后便扎根这片土地,双城生活成了她的常态,她全身心地把这份爱投入孩子身上,自己一岁多的宝宝却成了别人眼里的留守儿童。

清晨,王建华老师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操场上,开始带领孩子们晨跑。她一边领跑,一边鼓励孩子们:“加油,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在她的带动下,孩子们跑得更有劲了,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校园。

在王建华看来,这些孩子不仅需要知识上的滋养,更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因此,她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变得更加团结友爱,校园氛围也更加和谐温馨。

课间时分,我在操场上抓拍孩子们纯真瞬间,突然四年级(3)班的小友泪眼婆娑地拉着我告状:“老师,我掉了3块钱,被小李拿走了,我刚刚看到他捂着裤兜跑了。”小李听到他告状后立刻跑到我面前翻遍裤兜自证清白,“大战”一触即发。

发生这样的状况,让我猝不及防。既然孩子选择信任我,我便化身他们的调解员。面对剑拔弩张的两个孩子,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发动同学一起 "破案"。在寻找未果后,为了安抚小友,我把包里的酸奶递给他,希望他平息怒火。他想用这3元买一支签字笔,我答应他这支笔会以神奇的方式出现的。我又单独找小李谈心:"被误会时保持冷静,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误会解开了,小李和小友相视一笑,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

操场上的欢声笑语再次响起,孩子们继续着他们的游戏。

周四的4月集体生日会上,小解许下了一个特别的愿望,他的爸爸在西藏某部服役,常年不能陪伴他。懂事的他却明白爸爸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小解说:“爸爸,您穿上军装保家卫国的样子真帅!你教会我勇敢、善良,我为有你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希望你每次执行任务都平安,我会乖乖听老师的话,等你回家。”

听着他的愿望,我鼻子酸酸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学校为了弥补这些孩子缺失的亲情,特意组织了这次集体生日会,希望用集体的温暖来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缺。生日会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唱着生日歌,分享着蛋糕。小解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他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只沉浸在这份难得的喜悦中。

学校还邀请了家长参加,让他们见证孩子的成长,感受这份集体的温暖。“学校的老师非常负责,非常有耐心,把孩子都照顾得很好,有什么问题也经常与我们家长沟通。孩子在这里学习也非常开心。”家长黄园说。

夜深了,镇雄县场坝镇第二小学的校园里渐渐安静下来。我站在宿舍楼前,望着那一扇扇亮着灯光的窗户,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些孩子们的成长。而我,也将把这份感动和温暖,带回我的工作中,用文字传递给更多的人。

梦想照进现实

六年级(3)班的梦想课堂,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4月17日,采访组安排我为孩子们上一堂课,虽然心中早已有了腹稿,但是如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生动地讲解,这让我陷入了沉思。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记者这份职业,我以《遇见未来 追逐梦想》连夜制作了课件,以孩子们集体生日会切入主题,并让孩子扮演记者、校长、老师、同学摄影、摄像等角色让孩子们深度参与其中,直观地了解了记者这份职业。

此前,在六年级(3)班采访了关于梦想的话题,有的孩子想成为医生,治病救人;有的孩子想成为老师,教书育人;还有的孩子想成为科学家,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些梦想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力量。 我用AI技术为13个同学制作了梦想职业照,照片上,邓雨馨穿着冲锋衣站在镜头前,汪涛" 穿上 " 了笔挺的军装,陈顺利站在舞台中央深情演唱……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送给未来记者邓雨馨的寄语;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对军人汪涛的期许。

……

当整理完上课的教案后已是凌晨4时45分,虽然身体非常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满足与期待。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他们不仅了解了记者这份职业,更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了沟通与合作,体会到了不同职业背后的责任与担当。当梦想职业照发到孩子们手中时,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他们脸上洋溢出的惊喜与感动,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邓雨馨拿着自己的“未来记者照”,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汪涛则紧紧握着照片,仿佛那一刻他已经穿上了军装,守护着祖国的边疆;陈顺利轻轻地哼唱着,她的歌声好似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课后,孩子们围在我身边,兴奋地分享着他们的梦想与感受,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它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更能够点燃希望,照亮未来。

这次蹲点采访,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教育的艰辛与不易,更让我看到了希望与光明。

云端上的送别

离别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当返程的汽车缓缓启动时,六年级(3)班的吴丽萍跑到车子旁从车窗外硬塞给我一颗揣了两天的玉米软糖。这个想当医生为奶奶治好肺癌的女孩说:"老师,我找了你两天了。" 糖纸上还沾着她的体温,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一遍遍地叮嘱她好好学习,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感恩遇见!感恩这次采访,让我在场坝遇到了一群可亲可敬可爱的人。

我要送你们一朵小红花!

感谢场坝中心校校长余庭毅,在您的领导下,成功整合了9所村完小,使得1957名学生得以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感谢场坝二小校长曾高前,正是您带领着76名教职工不畏艰辛,夜以继日地工作,使得该校综合素质排名从全县乡镇小学末位跃升至现在的前列;感谢教师魏昭霞,您在作文本的字里行间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童年;感谢所有教职工,是你们用爱心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教会了他们独立,学会了坚强。感谢二小的每一位孩子,是你们用善良和纯真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爱与希望。

校长曾高前改编的《送别》歌词在校园回荡:“五日伴,情相连,情谊暖心田。心之念,意之绵,记者恩谊传。” 这个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汉子,内心如此柔软。

返程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的笑容、泪水,成长与变化都将成为我心中最宝贵的记忆。而我,作为这些故事的见证者,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回望那片被云雾环绕的校园,仿佛看到无数朵小红花在云岭深处绽放。


记者:莫娟 文/图/视频

一审:陈忠华  一校:莫 娟  二审:王朝飞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莫 娟  二审:王朝飞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