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教育强市丨㉓1020个寄宿孩子的“校园爸妈”【镇雄场坝二小篇】

 2025-04-21 19:51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乌蒙山的深夜里,镇雄县场坝镇第二小学的宿舍楼里透出星星点点的光,两栋五层小楼静静地卧在山坳深处,如母亲的臂弯轻揽着1020个寄宿孩子的梦。

学籍档案里记录着这些孩子的生活印记:父母在异乡的工地、车间、厂房漂泊,70%的监护人签名处留下的是老人的手印;40%的档案里只有单亲父母的姓名,还有部分困境儿童。远在浙江、广东的父母虽然记挂他们,却只能隔着手机屏幕说一句“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

2022年,镇雄县实施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中,场坝镇9所村级教学点并入场坝二小,这场涉及近2000个学生的布局调整,最终沉淀为特有的乡村寄宿制管理模式。此刻宿舍走廊尽头的值班室内,值班簿上密布的“体温计”“矛盾调解记录”无声诠释着另一种生长模式。

父母在浙江打工的第三年,哥哥小瑞的校服永远沾着弟弟的鼻涕,芳芳带着同村的3个女孩住在205宿舍,晨起时她给最小的小玲编辫子的手势,与千里外广州电子厂务工的母亲如出一辙。11岁的小菊带着7岁的妹妹同寝,五年级的小涛与邻居小泽上下铺。宿舍走廊的灯光昏黄而温暖,映照出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他们或坐或卧,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偶尔传来一阵阵清脆的笑声,为这寂静的山坳增添了几分生机。

“我们不是没考虑过分年龄住宿,但是乡土血缘是孩子们最后的锚。”副校长谢明江指着宿舍编排手册解释:按照姐妹、兄弟、亲戚、邻居、同班、同校等方式安排住宿,这样会让孩子们更有安全感,相互照顾。

“我们要做的是把离散的血缘重新编织成网。”谢明江说。1020个学生里有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困境儿童,血缘与地缘成了最后的绳索。

“父母缺席的位置,得由我们填满。”46岁的刘学林抚平女生宿舍值班表,那本泛黄的教师资格证压在棉被下面——这位老师转型宿管已有两年。两年前,刘学林放下课本,搬进楼梯间的值班室。每天清晨6时,她呼唤孩子起床的声音取代了粉笔书写声,成为楼层的报时钟。

刘学林在值班室里总是备着红糖、姜块,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圈着女孩们的生理周期,12号小玉、13号小敏、20号小涵等女孩的生理期……要嘱咐她不吃生冷食物,不碰凉水。

生理知识该由妈妈来讲,可她们手机那头是建筑工地和生产车间的噪声。于是,刘学林便成了这些孩子们的“妈妈”。她耐心地教导她们如何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如何保护自己。每当有孩子遇到困难或情绪波动,她总是第一个察觉,并及时安慰和鼓励。

熄灯后的409宿舍,一年级的小诺把冰凉的脚丫塞进姐姐小涵怀里压抑地抽泣,“妈妈过年就回来了。”小涵搂紧妹妹轻声安慰着,试图用自己小小的肩膀为妹妹撑起一片天。

宿舍外的刘学林闻声而来,手电筒的光柔和地洒在姐妹俩身上。她蹲下身子,用温暖的手轻轻拍了拍小诺的背,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别怕,有我们在呢。”

小诺渐渐止住了哭泣,泪眼蒙眬地望着刘妈妈,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刘学林站起身,帮姐妹俩掖了掖被子轻声说:“快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老师相信你们都能成为最棒的孩子。”

随着刘学林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宿舍内再次恢复了平静。小涵搂着妹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有这些“宿管妈妈”,她们并不孤单。在这个小小的宿舍里,她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互助,更学会了珍惜。

在一楼的值班室内,当翟晓霞发现五年级的小欣用作业本自制的“宿舍轮值表”时,这位主动放弃教学转型宿管的“翟妈妈”,在叠成豆腐块的被褥后偷偷拭了拭眼眶。教小姑娘们扎好看的发型、叠被子,她教会这群“小大人”的不只是生理期用热水浸泡红糖,更是如何独立生活,如何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照顾他人。

凌晨2时,男生宿舍的走廊上,王天艳轻手轻脚地打着手电筒,如同一阵轻风掠过。她严格执行每两小时巡查一次。铁架床的吱吱声、翻身时的呢喃、被子滑落的沙沙声,每一个细微的声响都牵引着她的步伐。她的眼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关怀,还有深深的责任感,仿佛她正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小涛翻了个身,嘴角挂着甜甜的笑,或许他正梦着与父母团聚的温馨场景。

王天艳轻轻替小涛掖好被角,继续巡查,她兜里始终揣着奖励进步学生的糖果。当城里的家长焦虑学区房时,她操心的是—如何让想念深圳生产车间里父母的男孩半夜不哭醒。

一楼的值班室像个小诊所,王国广的抽屉里塞着板蓝根、退烧贴和一沓皱巴巴的欠条。3月13日那晚,家住彭家寨的小飞生病发烧,王国广背着小飞往镇卫生院冲,垫付药费时发现工资卡只剩67元。

走廊尽头,值班室的灯光依然亮着,那是“宿管父母”们不灭的守护之光。王天艳给咳嗽的男孩烧水喂药,王国广蹲在漏水的龙头前修阀门,翟晓霞把女孩们自编的手链收进盒子里,刘学林在女生宿舍的另一端,轻轻擦去女孩脸上的泪水……

山坳里,1020株小树苗正穿过裂开的土地,朝着光的方向生长。


记者:莫娟 文/图/视频

一审:陈忠华  一校:莫 娟  二审:王朝飞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莫 娟  二审:王朝飞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教育强市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