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阅读昭通·故事丨纪开亮的“柑”甜生活

 2025-04-12 11:09  来源:昭通新闻网

从曾经的“门外汉”到“土专家”,再到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他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沃柑产业,走出了一条人生“逆袭”之路。他就是永善县永兴街道佛滩社区居民纪开亮。

在纪开亮的沃柑地里,漫山遍野的沃柑树长得郁郁葱葱,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纪开亮和村民们正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8年前,佛滩社区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不高,大家守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却找不到致富门路,心里很是苦恼。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纪开亮从四川了解到沃柑种植效益可观,便萌生了引进种植的想法。经过多次考察学习,他结合佛滩社区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决定率先试种6亩沃柑。次年,眼见沃柑树茁壮成长,他信心大增,迅速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余亩。然而,当时的沃柑在当地还是“新鲜事物”,种植起来并非易事,但纪开亮没有退缩,他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种植技术培训,主动向专家和农技人员请教。从种苗选择、肥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他都认真对待。

“在种植过程中,有一年红蜘蛛特别厉害。幸运的是,佛滩社区和各级各部门都很重视,永善农业农村局还邀请了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来我们园地实地考察,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纪开亮说。

2018年,纪开亮种植的沃柑迎来了第一年投产,一经上市,便因其皮薄、多汁、香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市斤售价达10元。“当时在整个永善几乎只有我们一家种植,大家品尝过之后觉得口感非常不错,都愿意买,还有点供不应求。”纪开亮自豪地说。

纪开亮的成功,点燃了村民们致富的希望,看到他种植沃柑赚了钱,村民们纷纷前来向他“取经”。对此,纪开亮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种植技术,他还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将沃柑种植规模扩大到160余亩,并积极引导村民加入沃柑种植。

“大家看到我种出来的沃柑收益不错,就跟着我一起种。我希望把大家带动起来,因为一个人富起来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叫富。”纪开亮说。

在纪开亮的带动下,佛滩社区沃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到800亩,已投产600亩。沃柑种植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据统计,合作社常年吸纳周边群众务工400人次。村民们纷纷表示,种植沃柑的收入远高于传统农作物,且市场前景广阔。

“心里肯定高兴,比以前种红薯好得多。现在种了沃柑,一年收入比以前高出好几倍。”村民蒋廷银说。

村民王弟琴在纪开亮的帮助下,成为了佛滩社区第二个种植沃柑的人,目前种植沃柑80余亩。谈到种植沃柑后的幸福生活,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纪开亮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最开始种植沃柑时,我比较担心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纪开亮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我们,让我们有了信心,相信自己能把沃柑种植好。现在,我家的沃柑年产量有五六万斤,收入达10多万元。我们的生活也因此越来越好,腰包也鼓起来了!”王弟琴说。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纪开亮用智慧和汗水种出了致富的“金果果”,带领当地群众发展沃柑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每到沃柑成熟上市的季节,当地沃柑不仅在本地市场热销,还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畅销全国各地。一个个金灿灿的沃柑,不仅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希望大家都能通过种植沃柑多挣些钱,增强幸福感,也希望永善沃柑能销往全国各地,让消费者们都能品尝到这份甜蜜。”纪开亮说。


通讯员:王颖 李孝伟  文/图

一审:谭泽涛  一校:王 颖  二审:倪 娜
二校:王文富 周万琴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谭泽涛  一校:王 颖  二审:倪 娜
二校:王文富 周万琴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阅读昭通 故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