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12 09:54春日里,盐津县10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的花海与青山碧水相映成趣,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看着游客们穿梭在金黄的花海中拍照,滩头乡玉屏社区居民杨开聪脸上满是笑意:“以前种油菜只为榨油,现在还迎来了游客,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咔嚓、咔嚓!”在普洱镇夷都山油菜花田的观景台上,摄影爱好者王月如正兴奋地拍摄花海全景。不远处,一群身着汉服的游客在花田间翩翩起舞,成为镜头中的亮丽风景。连绵起伏的梯田上,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摇曳,蜜蜂穿梭其间,游客漫步花田亲近自然。
依托油菜花景观,普洱镇连续多年举办油菜花节,推出摄影大赛、农耕体验、民俗表演等活动,周边游客纷至沓来。“花期游客多,我家的蜂蜜和土鸡蛋供不应求。”普洱镇小洞村村民刘芬芳在花田边支起小摊,一天能卖出200多个土鸡蛋和30多瓶蜂蜜,吃上“旅游饭”的她心里乐开了花。
盐津县大力推广高产双低油菜品种,以“油菜+水稻”轮作模式,推动油菜产业发展,既保持土壤肥力,又减少病虫害。通过油菜秸秆还田、菜籽饼粕饲料化利用等措施,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种完油菜再种水稻,土地一点不浪费。”庙坝镇石笋村村民王传家说,待油菜籽收割后,就可以接着翻耕花田种水稻。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盐津县既抓基地端又抓加工端,引进菜籽油精炼生产线,开发冷榨菜籽油、油菜花蜜等特色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县域经济新名片。从单一的榨油作物到多元的“花田经济”,盐津县10万亩油菜花海不仅扮靓了春天,还成为农民增收、乡村变美的“金色引擎”。
“我们将继续以花为媒,做强‘油菜经济’,拓展研学、康养等新业态,让乡村更美、产业更旺、群众更富。”盐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目前,全县油菜种植规模达10万亩,预计实现油菜籽产量1.3万吨、产值9000万元,种植户户均可增收4000元以上。
通讯员:黄成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