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12 08:58春日暖阳下,昭通市85万亩苹果花竞相绽放,迎来授粉关键期。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科研团队迅速行动,在昭阳区、鲁甸县同步开展无人机授粉示范与实验项目,覆盖7个示范点共550亩果园,为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注入科技新动能。
在昭阳区乐居镇的昭通农投天锦果业有限公司苹果基地,一台植保无人机正低空掠过百亩苹果花海。通过精准编程的飞行轨迹与风力辅助,无人机将特制花粉水均匀喷洒至每朵花蕊,实现360度无死角覆盖,仅3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的授粉工作。这种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不仅重构了传统授粉模式,更实现了授粉效率与精准度的双突破。
“去年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就在我们基地开展了无人机授粉实验,座果率提高了,果子品质也更好,畸形果明显减少,丰收时测算,每亩地增产了500到1000公斤。”昭通农投天锦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洋飞介绍道。
该项目由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2024年试验并持续对其优化升级。该中心生产管理科科长龚占斌表示:“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们通过设置不同飞行参数、用水量、花粉量的组合实验,反复验证与分析,筛选出最经济有效的作业方案。同时针对本地需求研发专用花粉溶解剂,推进技术本地化,进一步提升无人机授粉技术的适用性。”
昭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85万亩,产量达13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但因授粉树配置不足、苹果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歪斜果、果形不正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
为此,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围绕市委提出的“产、城、人”三篇文章和“五大强市”建设要求,在昭通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支持下,联合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组建团队深入一线,立项实施昭通苹果外观品质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试验示范课题。
“我们将此项目列为书记领办项目,组织党员与业务骨干深入一线实施、指导和服务,结合昭通气候和土壤条件,探索适配的无人机授粉方案。” 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全勇表示,期望在果形改善与品质提升上能有重大突破,让苹果产业果形更周正、品质更优良、价值更高,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苹果产业是昭通市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之首。近年来,昭通市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无人机授粉技术的日益成熟,其有望成为老果园提质增效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记者:马礼琼 陈忠华 闵光景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