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10 11:02近年来,巧家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风光水储”一体化模式为核心,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奏响了绿色发展的激昂乐章,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
装机规模领先
重大项目全面开花
巧家县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机遇。依托全县年日照时间长达2157小时,以及海拔高差达3441米所带来的山高多风、阳光充足、水能丰沛的资源优势,主动出击,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开发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
2024年,三峡新房子100兆瓦光伏电站、营盘140兆瓦光伏项目相继并网发电,成为巧家县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三峡新房子光伏电站每年可输送1.6亿千瓦时绿色电能,减排二氧化碳12.6万吨;营盘光伏项目年均发电量1.71亿千瓦时,惠及昭通市583个村集体经济,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县集中式光伏总装机容量超100万千瓦,已建成分布式户用扶贫光伏电站7035个,持续带动群众增收。
风电项目同样成绩显著。巧家县已建成投入运营大岩洞、三股水、大赖石山等6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7.3万千瓦。同时,规划集中式、分散式风电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88.8万千瓦,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029万千瓦,占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2271.95万千瓦)的45.3%,装机规模位列全市首位,成为昭通市清洁能源发展的排头兵。
创新模式赋能
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在清洁能源开发过程中,巧家县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将清洁能源开发与群众增收紧密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光伏+农业”“牧光互补”等模式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土地的综合效益。将光伏板下的草地用于放牧,实现了“发电+养殖”双收益,土地利用率提升30%。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群众累计获得收益超4.9亿元,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村级光伏项目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还开发了840个公益性岗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在清洁能源开发过程中,巧家县还高度重视技术突破与生态保护。针对50度以上陡坡,采用岩石锚杆微孔桩工艺建设光伏项目,减少地形破坏,并同步实施植被恢复工程,确保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清洁能源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在水能利用方面,白鹤滩水电站宛如一座巍峨的绿色能源丰碑屹立于金沙江畔。巨坝横跨江面,锁住滔滔江水,百万千瓦机组的轰鸣声,奏响了新时代的能源赞歌,将奔腾不息的江水转化为无穷无尽的电能,照亮了万千家庭,有力推动着国家的蓬勃发展与巨大进步。目前,巧家县境内水电站总装机容量880.63万千瓦。其中,巨型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云南、四川各800万千瓦);中型水电站光明、天花板、黄葛树3座,装机容量70.1万千瓦;小型水电站29座,总装机容量10.53万千瓦。
巧家县在清洁能源发展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站、水电站把清风、阳光、水能变成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输向千家万户,一幅幅新能源发展的美丽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通讯员:陈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