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教育强市|⑩差生也不差,关键在教师——记镇雄县尖山乡陇家湾小学教师沈德美

 2025-04-09 15:25  来源:昭通新闻网

开栏语:

教育是国之大计,关乎城市未来与市民福祉。为全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强市”宣传工作,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昭通市融媒体中心组建记者专班,深入基层教育领域开展蹲点调研。记者们通过沉浸式采访与深度观察,挖掘基层教育一线的动人故事,并在《昭通日报·教育强市》版开设《校长的一天》《记者蹲点日志》《梦想家》等栏目。3月底,第一组记者走进镇雄县陇家湾小学,感受陇家湾小学的“善行教育”,并形成系列稿件,以飨读者。


在陇家湾小学采访的3天时间里,我们5人的采访团队每天都会被这个村辖完全小学里发生的故事感动着,学生的自律、谦让与感恩,教师认真履职的无私付出,奏响了一个乡村小学和谐发展的动人乐章。在这所崇尚向上向善教育理念的学校里,每一名教师都是护花使者,都是孩子们学习成才最坚实的依靠,沈德美就是现有13名教师中的普通一员。

沈德美,来自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毕业于昭通师专,她戴着一副眼镜,自信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强;她不善言谈、任劳任怨,但对学生却是用心用情。2007年12月,沈德美应当时工作于仁厚小学、长安小学的两名大学同学的邀请,参加了镇雄县的教师招聘考试,并成功选岗到和长安小学、仁厚小学一条线路的陇家湾小学任教。自她2008年3月正式到陇家湾小学上岗,转眼就过去了17个春秋。自此,她便与陇家湾小学结下不解之缘,在镇雄县尖山乡陇家湾小学她收获了爱情,教书育人成了她事业的注脚,即便从姑娘到为人之母她也对这份事业不舍不弃。

到一个地方,就融入成了一个“家”

沈德美刚到陇家湾小学的时候,学校只有5名正式教师,其余五六名教师全是代课教师,970平方米的校园、8间破落土坯墙的教室、歪斜的课桌……破落的校园与想象中的校园差距很大,加上家在文山,思家心切,曾有想回家发展的念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朋友的介绍下,与来自曲靖市师宗县考入镇雄果珠乡沟口小学的教师董永昆相识、相知到相爱,2010年,这对来自市外支持镇雄教育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如今,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收获幸福的同时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记得在2012年的冬天的一个周末,2岁多的孩子高烧不退,沈德美与丈夫董永昆用摩托车把孩子送去尖山乡卫生院看病,因为公路是泥土路面,坑洼不平,摩托车在一个泥坑中侧翻,带着孩子,加之摩托车太重,两人合力也扶不起来,一辆过往的面包车驾驶员看到后,停车就说:“这是我们陇家湾小学的沈老师,你们要去哪儿?”就迅速过去帮他们把摩托车扶起来,并嘱咐他们慢点,才开车离去。

“现在,走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乡亲们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叫的每一声‘沈老师’都充满了敬意与爱意。”沈德美说,她对镇雄的乡亲有着深厚的情谊,乡亲们把她当亲人一样对待,也让她对学生们有了特别的情感。陇家湾小学在校长程丰贵的带领下,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先进教育经验,结合陇家湾小学的实际,创新推出“善行”的办学理念,让教师在教学中充满善意,永远做向上向善、积极进取的人,激励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在一系列教育机制的推动下,她在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自信和认可。

成绩来自肯定,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的事业

2023年秋,从陇家湾小学毕业考入镇雄城南中学的学生邓云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好消息也同时传到了陇家湾小学,作为邓云小学老师的沈德美特别激动,这不仅是镇雄人的骄傲,也是仁厚村和陇家湾小学的骄傲。当时邓云考上中学时,因为家庭原因,差点放弃了上学的机会。沈德美辗转不停做思想工作,终于说动了邓云的父母及亲戚,大家帮助筹措了学费,让孩子顺利进入镇雄城南中学读书,经历过挫折与磨难的邓云,在中学更加努力向上,3年初中、3年高中都享受到了学校的助学金,从而书写了仁厚村乃至尖山乡的教育传奇。这是沈德美从教以来获得的最大喜讯。她说:“当时我们班推荐的3名同学全部考入了镇雄城南中学。”

在沈德美的心中,她坚信:“差生也不差,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2022年,由于学校撤并,沈德美教的四年级来了一名姓许的女学生,因为几次通知家长来开家长会都没有人参加,她便找到学生问情况,才知道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务工,家中由她带着弟弟生活。10来岁的孩子就担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不仅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习也很努力。当时由于工作上的原因,她便安排自己的女儿利用清明节假跟着学生去了解情况。女儿将学生做的菜发了视频给她说:“她做的饭菜特好吃。”她被两姐弟的成长所打动。便多次在班会上表扬两姐弟的自强自立,鼓励学生在好好学习之余要多做家务,向他们俩学习。后来,该名学生多次考试成绩获全乡第二名,本来可以就读镇雄城南中学的,但因家庭原因,目前在芒部中学就读。沈德美自信地说:“相信她有这段经历,未来的成绩也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后来,由于学校的管理不断改善,校园也得到扩建,在学校推行“向上向善”教育机制的推动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年度综合考核成绩不断提升,还持续保持在全乡前列。重视教育的镇雄乡亲自发为教师送来锦旗,自发捐资为教师发“奖金”,帮助学校解决“善行超市”物资的问题,自发出资帮助学校安装电动门……一系列的感人行动更加坚定了沈德美投身教学的决心。

如今,沈德美随时都会收到她教的学生打来电话,了解学校的情况,向她汇报自己的情况,感谢她为他们的付出,逢年过节还会收到学生们的祝福短信,祝愿她身体健康、事事顺心!沈德美说:“不管以后学校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我对孩子既教书还育人的责任。每当看到孩子求知的眼神,我就知道我肩上的责任,让我不敢有一丝懈怠。”


记者:毛利涛/文   罗丹/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