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镇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4万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2025-04-09 08:58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县域经济竞争白热化的2024年,云南东北部的镇雄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4万农民变身产业工人,132亿吨磷矿资源催生县内首个千亿元级产业,工业投资加快增长。这个曾经的“人口大县”“经济弱县”,从产业转型、就业创新、资源开发3个方面同步发力,打造了一份极具示范价值的县域发展样本。

在工业强县的突围战中,132亿吨磷矿资源的深度开发成为关键一环,这一惊人的数字,如今正转化为推动县域经济腾飞的重要支点。随着配套园区建设和磷化工产业链的延伸,镇雄创新构建的“资源勘探+精深加工+ 产业集群”模式初见成效。百亿吨级磷矿资源支撑千亿元级磷化工产业形成,工业加速发展迎来新引擎,工业强县的规划图逐步变为实景图。

就业富民工程展现出独特的“镇雄模式”。结合劳动力大县的实际,当地创新打造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模式破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产业振兴的双向难题。通过“三园一城”产业布局,推动五金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发展,配套“贴息+奖补”政策“组合拳”,形成从创业孵化到稳岗就业的完整生态链。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社区工厂42个,带动3.2万名劳动力实现“楼上安居、楼下乐业”,易地搬迁群众就业率突破90%。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的有机统一。

改革创新的“镇雄速度”为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版图上,镇雄展现出超常的突围魄力——紧紧围绕园区聚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创业带就业,建成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出台“3+3”扶持政策,23家企业入驻园区生产,实现产值2.79亿元;发放创业扶持贷款2.56亿元,培育家门口的务工车间40个,累计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5.3万人,创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镇雄模式”。

站在新的发展坐标上,镇雄锚定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的目标,绘制更具雄心的转型蓝图。“我们将深化‘强县与富民统一、城镇与乡村融合’的发展路径,在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3个维度上持续突破。”镇雄县主要领导表示。随着昭黔铁路、宜毕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推进,这个曾经的“省际边城”正在成长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从深度贫困地区到经济发展样板,镇雄的蜕变印证了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当百亿吨级磷矿资源遇见勤劳人民,当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产业发展思维发生碰撞,这座乌蒙山城必将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新篇章。当越来越多“镇雄式突围”出现,中国县域经济的版图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马 娟 刘兴刚

一审:李丽娟  一校:马 娟  二审:单 娟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李丽娟  一校:马 娟  二审:单 娟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