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08 17:51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一场关于文旅产业与返乡青年的“美丽邂逅”正在云贵高原上演。投资超3000万元、占地2000余亩的鲁甸不晚安阁(原名安阁地道农庄),在沉寂10年后,于2025年春节突然“爆红”。这场华丽转身的背后,是一位返乡青年的创新实践与时代担当。
跨界融合:都市理念激活乡土资源
王力力,这位曾在“一线城市”打拼的“90后”青年,2024年毅然放弃在都市生活,回到阔别十余年的家乡昭通。面对基础设施不错,而相对薄弱的经营方式,她看到的不是困境,而是机遇。“当时见到地道农庄很兴奋,基础设施很好,正需要文旅专业的打造。”王力力笑着说。
王力力凭借专业的文旅视野敏锐地发现:该农庄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优势,但缺乏现代文旅必需的“情绪价值”。于是,乡村图书咖啡馆、酒馆、窑烤面包、果园采摘、越野营地等多元业态相继落地,传统农庄焕发出时尚活力。
数字赋能:新媒体矩阵打开市场新天地
在运营模式上,王力力打造了“力力记”文旅IP,构建起完整的自媒体矩阵。通过高频次的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沉浸式体验营造,以及精准的线上营销,农庄话题全网曝光量突破200万,线上店铺收藏量达5000+。这种“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新模式,为传统农庄插上了数字翅膀。
共情设计:多元需求催生特色产品
“做文旅,要读懂人心。”王力力经常接待游客,从亲子家庭的农耕体验到年轻人的时尚露营、度假式旅居,再到银发族的康养休闲,她都用心记录、快速响应。这种“胸中有万人”的运营理念,让农庄成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文旅综合体”。目前,该农庄已带动周边50余人就业,年接待游客量显著增加。
据悉,不晚安阁农庄二期计划投资1000余万元,将紧紧围绕休闲娱乐、旅居生活、研学教学打造建设农耕体验、团建活动基地、会务培训、亲子动物园、生态市集、露营地等业态。王力力的故事证明:返乡青年带来的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回流,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在这场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文旅产业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为农村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从“沉睡资源”到“网红打卡地”,地道农庄的蝶变诠释了“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越来越多像王力力这样的返乡青年,正在用新思维唤醒乡土资源,用新业态重构乡村价值,返乡创业青年与文旅产业的碰撞,不仅是一场经济的变革,更是一场文化的复兴。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勇于创新,勇于担当,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他们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拂着家乡的人们,给家乡的发展带来别样的活力,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新路子。
记者:阮孝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