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07 15:14近年来,巧家县坚持“公交惠民、服务民生”理念,将公共交通网络建设与移民搬迁安置、旅游观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车轮丈量民生温度,用线路串联幸福经纬。截至2025年,全县累计优化开通公交线路9条,总里程突破218公里,形成覆盖6个乡镇(街道)、40个行政村的便捷出行圈,构建起覆盖全县安置社区、串联3A级景区及产业区的“民生公交网”,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一老一小一青壮”。
全域覆盖,打通安置群众“幸福通道”
针对移民搬迁“搬得出更要融得进”的需求,巧家县实施“公交+安置”专项工程,实现移民安置区公交服务100%全覆盖。在全县5个集中安置区内均设立公交首末站,开通社区微循环专线2条,实现“出门即乘车、到站即到家”。黎明移民安置区的张阿姨感慨:“现在坐公交去县城医院做理疗,单程只要2块钱,比打车省了10多块!”据统计,公交网络优化后,搬迁群众公共交通月均出行成本下降65%,移民安置区公交日均载客量达500人次。
产旅融合,激活发展“双轮驱动力”
创新实施“公交+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开通“马树湿地3A景区”“巧家县滨江生态3A级景区”旅游公交线路2条,串联“白鹤滩水电站”景区、马树镇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等核心节点,务工人员王师傅说:“我家离上班的地方远,现在坐公交车上下班很划算,不用去远的地方找工作,能照顾家里的人,又能赚钱,很方便!”
服务升级,推行特殊群体“暖心服务”
针对见义勇为人员、在役军人、退役老兵,推出“乘车免费”服务;针对学生群体开通“护学专线”,采用“公交+校车”双模式运营;县交运局审批股负责人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已动态调整线路12次,让公交服务像绣花一样精细。”
下一步,巧家县将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公交网络向偏远村组延伸,探索“交邮融合”“公交+电商”等新业态,让民生公交既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加速器”,又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通讯员:杨兴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