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14 15:40【导语】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就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昭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过的地方: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昭通鲁甸地震灾区是他此行的第一站。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
殷殷嘱托系乌蒙、赤水清波鉴初心!近年来,昭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坚定不移抓党建、转作风,强引领、铸政风,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近年来,昭通以高质量党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市直机关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表率、一个模范”重要指示精神,以“走在前、作表率”的实际行动,全面深化“五型机关”建设;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上,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深化“扩先提中治软”行动,党员领导干部全覆盖建立党支部联系点,289个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39个党组织和188名党员获“两优一先”表彰;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2+5”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我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磅礴乌蒙·乡村振兴”“就近就业•返乡创业”“红黄绿服务管理”三个先锋行动,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家门口的产业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人才积极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火热实践中。”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相关负责人陈章永称,2024年,昭通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脱贫群众收入增速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一,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与日俱增。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还强调:“党中央已经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这些年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昭通坚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郭华文称:“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反‘四风’的规律性特点,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心民心更加凝聚,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护航昭通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行动。”
在鲁甸县,八项规定精神带来的新风正气,正化作基层治理的“硬杠杠”、群众点赞的“好作风”。
鲁甸县砚池街道履职事项工作专班工作人员朱钰介绍,围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砚池街道以“履职事项清单”工作为抓手,全面梳理了全街道近五年来的工作事项3653项。通过去重、归并、补漏最终确定了1981项工作事项,并梳理出了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三张履职清单”,在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之间构建了一张事项清晰、职权明晰、人岗相适的边界图,使基层治理更加明确、更加高效,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目前,鲁甸县共承接了数据赋能基层治理、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群团联盟4个省级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设。
居住在鲁甸砚池街道雨露社区的群众杨成顺,是一名具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些年来,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干部作风的改善,并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杨成顺说,他搬迁之前,曾担任过村里的小组长,那时候不怎么参与村上的工作,找村干部也不容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后,干部作风、党员作风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群众的幸福感也提起来了。
“搬来鲁甸县卯家湾之后,我成为一名楼栋长,我们经常入户照看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教群众学习了解政策。如今,社区干部也经常入户与我们面对面交流,及时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带领群众发展,给我们推荐岗位,群众有了工作,收入也就增加了。”杨成顺说。
鲁甸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李文佳称,鲁甸县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把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以优良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永不褪色的民生底色,让党建引领成为推动基层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干兴邦,八项规定精神在乌蒙山区落地生根,昭通也将继续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全力拥护,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