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陈家营自然村: 探索创新建设模式 焕发新生机

 2025-04-04 10: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阳区永丰镇元龙社区陈家营自然村有村民232户814人,其中脱贫户62户225人。曾经的陈家营自然村,土坯房密集且布局混乱,村内道路狭窄、污水横流、泥泞不堪。如今,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及村庄规划建设,这里已呈现出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光画卷。

陈家营自然村的蜕变,始于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刻认识。在规划过程中,陈家营自然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管理,镇、村、村民小组三级联动,共同参与其中。

陈家营自然村因地制宜,对村内道路、沟渠、垃圾收集点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为了保留村庄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陈家营自然村在规划建设中对古树、古井等进行了保护,并依托古树、古井等建设了水体公园和活动广场。通过拆除土坯房、拓宽道路、完善公共设施等措施,村庄的整体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累计拆除土坯房149间,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新建了8米宽的主干道549米和5条5米宽的连户路,为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陈家营自然村还十分注重乡风文明建设。陈家营自然村以村规民约为统领,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生活垃圾治理收费制度》《文明卫生评比制度》等,以制度为保障,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定期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庭院等,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在产业发展方面,陈家营自然村坚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的发展理念。村集体经济公司通过流转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了万物生苹果种植基地和草莓种植基地,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同时,陈家营自然村还鼓励村民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引导村民采取多种方式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目前,陈家营自然村有60余名群众就近到万物生苹果种植基地和草莓种植基地务工,有80余名群众进城务工,近10户群众在集镇和城区开设了商店。

陈家营自然村的蜕变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和乡风文明的建设上,更体现在村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上。通过改扩建道路沟渠、新建垃圾(污水)处理厂、建设公园广场等,村庄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产业发展助力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还享受着优质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过上了出门进基地、致富在门口、回家住新居的幸福生活。

陈家营自然村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努力,陈家营自然村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美丽宜居的华丽转身。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记者:李丽娟   通讯员:马荣华  文/图

一审:刘静涛  一校:李丽娟  二审:单 娟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刘静涛  一校:李丽娟  二审:单 娟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