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阅读昭通▪专题丨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以昭通水富市为例

 2025-04-03 11: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加强水富乡村旅游和旅居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提升乡村旅游和旅居竞争力,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促进城乡融合。此举将有力推动水富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水富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历史文化悠久,古为“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滇川通衢门户,今为昭通乃至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哨”,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港、七彩云南北大门”“温泉之都、浪漫水富”的美誉。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加强乡村旅游和旅居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水富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一、水富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一)资源禀赋优越,发展潜力巨大

水富市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世界级的大国重器向家坝水电站,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邵女坪国际旅游度假区、西部大峡谷温泉和云南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高滩村城市田园,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邵女坪社区,1个省级旅游名镇——云富街道,2个金牌旅游村——高滩村、花坛村,3个省级旅游名村——邵女坪社区、温泉社区和二溪村,3个最美乡愁旅游地——高滩罗岩、邵女坪鱼池和花坛村花园,1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三角村(三角苗寨),1个省级绿美园区——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绿美景区标杆典型——邵女坪国际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绿美乡镇——两碗镇。

水富市文物资源丰富。全市共有16处文物保护单位,涵盖了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摩崖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其中,楼坝古渡口、张滩土坑墓群、乌龟石湾崖墓群、内昆铁路旧线遗址等都是较为著名的文物点,为水富市的乡村旅游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水富市采取了多项措施。通过构建公园体系,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强周边文旅衔接,致力于将水富市打造成为富有魅力、充满生机、令人向往的旅游度假区……这些做法使得水富市的旅游景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为水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2024年,水富市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峡谷风光森林奇境之旅被列为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冬季)精品景点线路(该线路为:水富市区→西部大峡谷→邵女坪国际旅游度假区→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近年来,邵女坪、新寿等景区的“火爆出圈”以及精彩赛事的“不断刷屏”,进一步提升了水富市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产业的繁荣带动了水富经济社会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二、水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2025年1月25日,昭通市委苏永忠书记调研水富时指出,要面向川渝,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完善基础配套,提高景区景点品质,依托品牌活动全面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打造川渝旅居消费聚集地。旅居,并非旅游的简单“升级”,而是旅游的延伸或转型。因此,加强水富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应考虑到适合旅居的基础设施需求。

(一)制订水富市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支持

水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到2035年,水富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乡村旅游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纽带,其基础设施的完善将直接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助推水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制订水富市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同时将乡村旅游纳入水富市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结合水富实际情况,开展有奖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充分吸纳专家学者、行业部门、企业主、公众的意见建议,做到专业性、前瞻性、地方特色和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制订包含水富市乡村旅游在内的城乡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出台一系列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构建水富市旅游集散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以争取进一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的现代旅游集散中心体系。以“共享、共建、个性、便捷、规范”为出发点,围绕旅游集散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管理两个重心进行优化。

形成水富市“总中心+分中心+场站”的“1+4+N”三级体系,即一个县级(水富市)运营公司,4个镇(街道)(向家坝镇、太平镇、两碗镇、云富街道)区域旅游集散分公司,以及多个集散中心。同时根据这个体系,构建“总—分”结合的现代公司化组织架构,构建权责明晰、相互制衡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

打造集聚、分流、引导、咨询、服务、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富市旅游集散体系,拓展旅游线路,提供旅游客运中转以及现场、网络、电话购票和咨询等自助订票查询服务。

(三)加强水富市旅游和旅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

构建“快进”“慢游”的水富市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编制,构建“快进”“慢游”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快进”方面,依托高铁、民航、高等级公路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慢游”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开发打造水富市全域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大环线。对该大环线的具体建议为:参考大滇西“8”字形旅游环线和武夷山生态与文化旅游交通环线战略,认真研究这2条旅游环线规划设计和打造模式经验,并在峡谷风光森林奇境之旅的基础上延伸拓展,通过高标准规划打造,带动资金、项目、人才、企业、市场、思维理念等资源上山下乡,带动环线沿线景点景区、田园风光、文物文化、半山酒店、民居民宿、农特旅游产品等旅游形态产品开发。可视时间长短,打造可供游客在水富市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四日游、五日游、六日游、七日游乃至更长时间的不同的旅游产品,以打造全域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为抓手,搭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大平台项目,争取进一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水富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升级水富市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升级建设容量适宜、生态环保的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服务驿站、道路标识系统等。如停车场按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进行设置,村庄主入口或游客接待中心附近区域应设置大型生态停车场(可供旅游大巴车停放),村庄内可根据需要设置小型生态停车场。各类停车场要选址合理、规模适中,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以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再如,根据当前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态势,采取政府、企业、村集体共建机制,加强充(换)电站建设。政府提供土地审批便利、发放补贴,协调南方电网进行农网增容。引入优秀的充电桩运营商,采用“建设—运营—移交”模式,约定前几年的收益分成,后期移交地方政府。村集体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共享充电服务费分成,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开发“水富e充”小程序,集成充电桩导航、民宿预订(充电享折扣)、特产电商(充电满50元送优惠券)功能,形成消费闭环。

加强水富市低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短期(1—2年)内,分阶段推进起降设施建设,利用现有硬化场地改造为临时起降点,优先在向家坝库区、铜锣坝森林公园、西部大峡谷等核心景区布局,并与昭通机场合作开通“空中的士”接驳专线。中期(3—5年)申请建设A2类通用机场,既能满足低空旅游的迫切需求,又可避免大型机场的过度投资(可借鉴案例:浙江建德千岛湖A2类机场:跑道600米,年接待航空旅游游客超5万人次,联动周边景区形成“空中走廊”)。长期(5年以上)探索金沙江航道水陆两栖起降平台。同时,在邵女坪旅游度假小镇等新兴区域预控土地,弹性规划垂直起降场。构建低成本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空域管理、通信导航和智慧感知。创新投融资与运营模式,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吸引企业合作,申报国家基础设施REITs试点。建立“低空飞行服务站”,提供一站式报备服务,并组建民间航空救援队。此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开发“金沙江低空走廊”旅游产品,建设航空主题研学基地,举办航空文化IP活动。争取在3年内形成覆盖水富市主要景区的低空旅游网络,5年内建成滇东北低空交通枢纽,实现跨越式发展。

构建智慧旅游和旅居服务体系。推进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建设,整合景区、旅行社、酒店、交通等相关信息资源,建设水富市“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打造智能交互的旅游服务体系。升级沉浸式体验。开发“水富旅居通”小程序,集成景区预约、民宿长租(支持月付/季付)、医疗定点查询、文化活动报名等功能,嵌入AR实景导览(如楼坝古渡口虚拟历史场景重现等)。在西部大峡谷温泉等景区试点“无感支付”,通过人脸识别实现温泉、餐饮、停车一站式结算。进行旅居大数据应用,利用运营商数据分析旅居客群行为(如银发族偏好铜锣坝森林康养,数字游民聚集邵女坪),优化设施布局;建立旅居者信用体系,为长租客提供押金减免等优惠。

升级打造“慢生活”旅居场景。提供多元化住宿产品供给。如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将三角苗寨等文化资源转化为旅居载体,将传统民居改造为“非遗工坊民宿”。引入专业化运营品牌,与信誉好、品质优的专业化运营公司合作,在邵女坪社区开发服务式公寓;在经开区布局“共享旅居社区”,配备共享办公区、自助厨房。构建“15分钟旅居生活圈”。如建设嵌入式服务网点,在高滩村田园景区周边增设社区食堂、24小时便利店;利用云富街道“省级旅游名镇”优势,建设旅居者服务中心,提供快递代收、医保代办等服务。合理利用文化空间,在张滩土坑墓群保护区外围建设考古主题图书馆;将内昆铁路旧线改造为“铁路记忆”步行道,沿途设置休憩驿站。

(四)加大水富市旅游和旅居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争取政策支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专项资金支持,将旅游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争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支持旅游设施建设运营;探索旅游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备案登记、入市交易;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发行水富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探索组建水富市旅游产业基金等。



一审:张广玉  一校:李 艳  二审:王朝飞
二校:杨 杰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张广玉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张广玉  一校:李 艳  二审:王朝飞
二校:杨 杰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