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03 10:29阳春三月,上好的小草坝天麻已陆续采收完成,如黄褐色的小山丘似的整齐堆放在小草坝天麻交易中心地面上,仿佛在炫耀着丰收的喜悦。麻农和客商们热烈谈论着天麻的价钱,为一年辛勤劳作争取更好的回报。
“赤箭青芝世所珍,宁知此物妙通神”,早在古时人们便发现了天麻的药用价值和珍贵之处,见其地上无叶、地下无根,仅留一根宛如天上射下利箭般的直茎,恰似天生珍馐、地养灵宝,便将其命名为“赤箭”。成熟的天麻,块茎呈椭圆形,好似微微蜷缩的婴儿,其表皮上有着独特的细致纹理,浅黄的色泽温润柔和,散发着自然质朴的气息。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炎、抗衰老、抗氧化、抗辐射、扩血管、抗凝血、抗血栓等多种药理作用,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
然而,天麻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需要有凉爽的气候、湿润的空气、疏松透气的土壤,以及半阴半阳的高海拔缓坡地或林间空地等条件,才能生长出高品质的天麻。幸运的是,这些条件恰与彝良县小草坝的地理气候完美契合,使这里成为培育高品质天麻的天然宝地。
天麻地上无叶,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养分,地下无根,也不能汲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其种子想要生长发育,便只能和真菌形成共生关系,由真菌为其输送养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草坝天麻产业还处在一个很小、很弱、很散的阶段。当时,麻农们缺乏种植天麻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或任由野生天麻自己生长,或找来野生菌种与其共生发育,但由于野生菌种的不稳定性,导致天麻的存活率低,质量和产量始终处于低下的水平。所以,即使在有着得天独厚环境优势的小草坝,天麻产业也没能发展壮大。
于是,解决天麻菌种的问题,便成为了解决天麻产量乃至推进产业的根本问题。“从开花、育种到收获,共需要两种菌种,一种是萌发菌,促进天麻种子萌发,另一种是蜜环菌,通过将木材中的木质素转化为多糖,再输送回天麻种子,为天麻供给营养。‘两菌’生产技术的不稳定,困扰了小草坝麻农数十年。”彝良天桓农业发展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家念介绍道。
彭家念从小就接触到了天麻产业。受父亲的影响,他一直奔波于云南与贵州的天麻种植基地间,学习积累了许多天麻种植经验。他发现,不论是在贵州还是在云南,似乎都很难人工干预天麻的生长,当时便立志要找出一个办法能提高和控制天麻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天麻王国”的梦想。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彭家念终于摸清了“两菌”培育技术,他的研究重心也从简单的种植转移到了菌种的生产上来。 2023年,彭家念与陕西天麻协会副会长沈荣谦合作,携手突破了“两菌”难题,把“两菌”生产技术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真正实现了种源的稳定,有效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在彝良,像彭家念这样埋头苦干、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的人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县登记注册从事天麻种植的合作社共有293家。
据了解,2024年,彝良县新种天麻5.95万亩,总面积达8.5万亩,产量3700万斤,实现综合产值45.23亿元。而在2025年,全县计划新种天麻6万亩,总面积稳定在8.5万亩,预计实现综合产值48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