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牢记总书记嘱托 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⑥ 加快文旅融合展示“不一样的昭通”

 2025-04-03 09:34  来源:昭通新闻网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期间强调,发展文旅产业,要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这是对云南文旅工作的鼓舞与鞭策,昭通文旅部门深刻认识到文化和旅游工作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使命与责任,将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发展文旅产业,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昭通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汇聚力量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昭通古城,坐落在滇东北的乌蒙大地上,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洗礼,经过无数代昭通人的打造,现已实现“蝶变”。这个春天,你可以走进昭通古城的文渊街、怀远街、建设街、陡街、挑水巷的大街小巷,参观汉孟孝琚碑亭、姜亮夫故居、广东会馆、迟家大院、李耀庭家庙、原昭通女子中学等古城遗址,寻找古城的前世今生和追寻古城的文化韵味;感受昭通古城的历史文化、体会历代昭通人的不懈奋斗、展望生态旅游城市的美好前景。

走进昭通古城陕西会馆的“昭印文创”小店,只见几名老年游客在店内看着儿时的玩具——吹鸡,时不时放嘴边吹奏一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这些东西,勾起了儿时的回忆,这里面蕴含着昭通古老的文化底蕴,陕西庙确实恢复得相当好,它承载着我们老一辈人的回忆。”

“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古城作出的指示,让昭通文旅界形成共识、找到方向:保护与发展并非像硬币两面相互对立,而是相滋相长,更需协同发力。如何打造昭通特色旅游文化城?昭通市的思路非常清晰,即突出“保护为先、传承为主”,融入文化元素,以文化为统领,强化文脉关联性。

下一步,昭通将围绕昭通古城4A级景区打造、名城申报工作,以文庙片区、老师范片区、挑水巷片区、老四小招商引资项目为载体,重点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特色民居等进行活化利用,努力将昭通古城打造成“滇东北历史文化名城”。

让巧家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重要指示精神让巧家县找到发展文旅产业的方向。

巧家素有“水上天堂、避寒胜地、西部三亚”的美誉,气候舒爽宜人,冬无严寒,花开四季,非常适宜康养旅居,更是冬季的避寒胜地。2023年以来,巧家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吸引了大批房车旅游爱好者汇聚于此,纵享休闲时光。

时下,在巧家县魁阁公园东南侧的房车营地,已经停了100多辆大小不一的房车,一车一篷间,处处都是怡然自得的“烟火气”。“巧家让我眼前一亮,这里的环境气候特别舒服,打造的这个滨江大道非常漂亮。”来自甘肃的旅客尚久生开着车来到巧家后,每天都晨起跑步,他认为巧家是个好地方。在巧家停留已有半月的西安房车旅客武慧芳非常喜欢巧家的气候,“在这里生活挺好。”

近年来,巧家县依托高峡平湖景观、避寒康养气候和城市发展变化等资源优势,延伸大坝观光、山水休闲、文化体验等业态,着力打造湖滨康养旅游品牌,金沙江畔复合型旅居目的地,为广大游客带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巧家体验。此外,巧家还坚持通过以赛促健、以赛促文、以赛促旅等方式,让更多人游在巧家、玩在巧家,让巧家逐步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

2025年,巧家县将依托“白鹤滩水电站”和“云南药山”两张名片,紧扣康养旅居,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全力做好乡村旅居、银发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真正实现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打造威信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路线

走进威信县扎西红色小镇,目之所及,是整齐划一的古朴风情街道和一栋栋错落有致、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居房屋。房廊下、街道旁,一张张伟大红军长征的老照片和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革命遗物,记录着先辈们波澜壮阔的历史。

沿着蜿蜒的青石板小巷前行,廊庭、水车、红军井、乡愁书院、老物件……每一处都是一帧时间的定格,带你走进80多年前那段艰苦卓绝而又热血沸腾的红色岁月。

“看到了红军留下的一些老物件,体会到了当年红军过扎西的艰辛和不容易。”近日,来自宜宾的陈妍婧和家人到威信参观了扎西会议旧址,深受启发,“作为一名青年,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学习长征精神。”穿着民族服饰穿梭在扎西红色小镇上的易凤霞,被眼前的景色感染:“我们沿着老街一路走过来,感觉整个老街都充满了生机活力。”

近年来,威信县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布局红色教育体验区、红色研学拓展区和红色休闲区,创新推出“红色+研学”“红色+乡村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路线,把红色基因与现代文化完美融合,为游客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2025年,昭通将加快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紧盯“一城、一山、一址、一江”四个重点,加强宣传推广,打造旅居昭通品牌,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昭通”,全力推动昭通文旅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发展千亿元级现代服务业目标,加快建设‘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抓紧推进大山包旅游综合开发,全面启动两江峡谷索道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白鹤滩水电观光等重大项目,建好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力争昭通古城申报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推动昭通‘旅游’向‘旅居’升级转化,真正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样样好、在昭通越来越好。”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唐龙泉飞  马 娟  刘兴刚/文
图片来源:昭通市融媒体中心图视库
一审:陈忠华   一校:马   娟   二审:谭泽涛
二校:杨   杰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文旅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