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3-29 22:30在她的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走动,表面上看是课堂纪律不严肃,实则是她经常变换新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她也因此被同事们称为“胆大教师”。
这位“胆大教师”叫孙继露,如今是昭阳区第五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和心理学老师,也是云南省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昭阳区学科带头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昭阳名师、昭通市首届“鲲鹏计划”人选。
“胆大教师”之所以胆大,源于她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独到的教育智慧,她的课堂寓教于乐、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游刃有余,让学生们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与智慧。她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了如指掌,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育人育魂。
“老师你好,请把我的孩子管严一点,不要让他上课时自由走动。”孙继露今年任教一年级的数学,她并未听取家长的建议,而是自有主见,继续让学生自由走动。
“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一直向书本及同事学习。”孙继露说,刚毕业时,自己在乐居乡秦家院小学任教。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学校教学资源紧缺,教学辅助工具比较少,她就自己买了一些教学辅助书籍,并借鉴优秀名师的教学经验,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为了提高教学能力,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学有所获,刚参加工作的她总是拎着小板凳穿梭于各年级各班教室,聆听学校里其他教师的课,才3个星期就把全校老师的课都听了一遍。由于经常深入课堂“泡课”,孙继露汲取了不少教师的教学经验。此外,她还每天晚上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和期刊,让自己的教学工作迅速走上正轨。
“胆大教师”曾经也是个胆小的人。孙继露于1993年参加工作,1994年乐居乡就实行“三制改革”。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她来说是极害怕被淘汰的。所以,她暗暗地给自己定下目标:钻研课堂教学,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班级的学科成绩至少排名全乡同年级前5。经过一年的努力,她所任教的二年级语文期末统测平均分提高了21.8分,排名全乡第4,这让她倍感欣慰,觉得很有成就感。
后来,孙继露被聘为昭阳区第四小学教师。面对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她及时调整心态和教学方法,迅速适应了新环境。在教学中,她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比如任教一年级语文时,她会在漂亮的卡片上写出每课易错、易混淆的生僻字,有的一个字写多张,给学生领玩“生字宝宝回家”活动。她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了生字的结构、拼音、笔画、笔顺、字义,并且能组词、扩句,便可以领走“生字宝宝”自创字卡回家,积攒5—10张字卡后就能兑换奖状。这样新颖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在看图写话和单元习作练习中,孙继露让学生自己先写,写一行空两行,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组成4人学习小组相互阅读、点评。空行的地方,让其他同学来做标注,勾画写得好的句子、词语,纠正不足之处。每个同学都要看小组其他3人的,阅读批注完后,小组内推荐出一篇最优作业,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学生根据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后,再次誊抄交给老师批阅,既高效又省时。与此同时,孙继露采用课外阅读渗入课堂的方式,每天拿出5分钟让4名学生展示阅读风采,全班轮流,阅读内容自选。通过这种方法,有一个平时说话语速较慢、有点口吃的同学,在期末学期最后展示时,竟然流畅地背诵了《满江红》,教室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教学中,孙继露紧跟课改和教改浪潮,探索“结对帮扶”的学习模式,让孩子们人人当老师。她让学生们准备一个集题本,每天写一道不会的题在上面,然后找自己结对、喜爱、崇拜的“小老师”指导解答,弄懂题目后,“小老师”出一道类似的题进行检测,全班全员参与,两周评选一次最佳优秀负责“小老师”和“优秀学员”。久而久之,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沟通交流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责任心。此外,孙继露还在午休时间给孩子们讲《汤普森心理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听着有趣的故事入睡。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走动的现象,孙继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发现走动的学生大多有焦虑情绪,如果用教师威严压制学生坐下,他反而会更加烦躁,不如让学生走动一下,他会舒服一点,之后更愿意自己坐下听课,这是孙继露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到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后来她与家长沟通时,家长也意识到了是自己的焦虑情绪影响了孩子,开始调整整个家庭的氛围。
孙继露说,作为一线教师,更多的是与学生和家长打交道,而与他们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能换位思考,用心、用爱、用情去理解和支持他们。学习心理学是个好方法,不仅能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活动,知道其感受、情绪、需求,还能丰富知识、拓宽眼界,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记者:阮孝芝 文/图
一审:苏 燕 一校:阮孝芝 二审:王朝飞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 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 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