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3-25 09:14在盐津县牛寨乡的青山绿水间,万和村中木用悄然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一条条蜿蜒的步道穿行于稻田之间,一座座古朴的便民桥梁横跨清澈的河流,一盏盏崭新的路灯点亮了乡村的夜晚。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千万工程”项目的落地实施。如今,中木用不仅成为盐津县乡村振兴的示范点,更展现出一幅“和美乡村”的锦绣画卷。
“千万工程”绘蓝图,乡村振兴启新篇
中木用“千万工程”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是盐津县立足“全面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观光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以前这里是一片闲置的土地,没有充分开发利用起来,现在变成了游客喜爱的景点。”万和村党支部书记骆义感慨道。通过河道清淤、耕地保护、便民桥梁修复等一系列工程,中木用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河道清澈见底,两岸的稻田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宛如一幅水墨画。
工作创新显实效,乡村蝶变展新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牛寨乡创新推行“三三工作法”:前期做到思想统一、专班推进、要素保障“三到位”;中期实施动态跟踪、精准攻坚、严格验收“三部曲”;后期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成效可持续。
工程项目不仅修建了1.4公里的粮食种植机耕道、安装了160盏路灯,还打造了110户农户庭院经济,分别建设了1户陶艺、竹艺手工体验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产旅融合”促发展,乡村经济添活力
中木用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村容村貌上,更体现在村民的生活中。通过“产旅融合”,万和村成功打响了“水网稻香传艺万和”的农旅品牌。每年举办的乡村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现在大家都愿意回来创业了。”村民王大姐笑着说道。她在自家院子里开起了农家乐,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像王大姐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通过庭院经济、手工体验馆等方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和美乡村”展新貌,幸福生活入画来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中木用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污水治理覆盖287户,步道建设长达4000米,村集体经济房屋修缮1200平方米,机耕道安全防护建设420米……一系列举措让村庄更加宜居宜业。
“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也更舒心了。”村民王大永指着家门口新安装的路灯说道。夜晚的中木用,灯火通明,村民们三三两两在步道上散步,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玩耍,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跃然眼前。
绿水青山留“乡愁”,锦绣村庄入画来。如今的中木用,稻田如画,河水潺潺,村庄整洁,村民幸福。这里不仅是盐津县乡村振兴的缩影,更是“千万工程”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