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昭通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5-03-04 18:12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昭通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昭通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2025年2月14日)

申 琼

各位委员: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昭通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一年来,在中共昭通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市工作大局,集思广益谋良策,同心协力促发展,为助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我们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不断提升履职效能。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我们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自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全年组织学习42次,切实增强建言资政针对性和思想引领有效性。始终坚持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情况及时向市委请示、汇报、报告,市委交办的任务,及时贯彻落实、反馈,确保政协履职始终与市委工作大局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二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履职工作基础。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的重要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破立并举,统筹推进“立改废”工作,修订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昭通市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昭通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等5项制度。着力推进市政协机关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14项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定岗定责问效、依规依制履职。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部署,制定印发视察考察调研组织统筹协调工作办法,对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进行全流程规范,确保工作求真、务实、高效。

三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思想引领与行动自觉共促、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齐抓、正向引导与反面警示同举。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举办读书班1期、讲授纪律党课6次,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重要讲话精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举办廉政书画展1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6次,网上参观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云上数字展厅”400余人次,通报中央、省、市纪检监察机关发布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5次,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2次,按规定撤销2名委员资格,教育引导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刻汲取教训,时时刻刻、处处事事自觉遵规守纪。

四是提升综合能力素质,锤炼过硬人才队伍。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着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邀请3名专家学者为委员和机关干部授课,组织188名委员和机关干部到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开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不断健全委员联络服务体系,新建委员工作室11个,有序安排委员列席常委会会议,认真做好委员履职考核,完善委员履职档案,按程序做好12名委员辞职、18名委员增补工作。适应工作新需求,增设“数字政协”服务中心。坚持“从严要求、规范管理、长期坚持”的原则,推进建设政治型、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实干型“五型机关”,持续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及时全面完成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一年来,我们扎实履行各项职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同心向党基础更加坚实。我们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党组会学习13次、主席会学习13次、常委会学习6次,举办专题辅导班和座谈会、组织委员撰写“我与政协”体会文章,激发委员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组织开展“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深化内化转化”委员读书活动,引导广大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更加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聚焦增强政协党组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支持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工作,严格落实班子成员联系界别中共党员委员、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积极发挥党员在政治协商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作用,推动政协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商议政作用更加有效。我们始终坚持聚焦“国之大者”“市之要事”和“民之关切”,认真组织实施市委批准的年度协商计划,在“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上下功夫,提升建言资政质量水平。聚焦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围绕“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动昭通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机制体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助力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紧扣党政重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召开“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助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科学推进城市文化遗产管理,推进昭通古城保护活化利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推动金沙江流域昭通段保护治理提质增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9次专题协商会,做到平等协商、有序协商、真诚协商,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建言成果。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围绕“河长制林长制工作落实”“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职教高考制度推动‘中高本’有效衔接”等专题,深入开展协商式监督,形成监督性视察报告10篇,在助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贡献了政协力量。

(三)坚守为民初心使命,增进民生福祉更加有为。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第一要务。及时跟进市委决策部署,紧扣发展所需、自身所长,围绕“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开展视察,提出5个方面14条意见,助力广大群众不断鼓起钱袋子,奔向富足好日子。围绕“养老服务”“儿童福利院建设运营”等“一老一小”民生问题开展协商活动,所提意见建议得到了民政、司法等部门高度重视,助推了“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托举了基层群众的“朝夕美好”。发动委员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积极向市委报送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情民意信息36条,市委、市政府领导批转办理32条,林草、市场监管等部门办理回复18条,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出台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发挥了以“民声”促“民生”的重要作用。努力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拓宽增收渠道想办法、找出路,通过政协工作渠道为镇雄县“1·22”山体滑坡受灾群众捐赠669万元物资,协调资金768万元办民生实事43件,帮助民营企业协调贷款1.2亿元,协调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46个。

(四)抓实抓细常规工作,依章履职水平更加提升。我们始终坚持谋党政所需、尽政协所能,持续提升委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确保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真正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鼓励委员积极撰写提案,共收集提案213件,立案212件,所有提案均完成办复。扎实推进提案“四个清单”闭环式管理,探索开展提案和提案办理“双向评议”工作,评出好提案27件,实现提案和提案办理双提升、双促进。紧扣影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为住昭省政协委员提供27件提案素材,为住滇全国政协委员推送10件提案素材,积极通过政协渠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支持。精心组织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界别联组协商、政府工作报告协商和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邀请33名委员对产业发展、就业、医疗、教育等提出意见建议。编印文史资料《红军长征转战昭通实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推动“网、刊、微”传播体系建立,向各级媒体推送刊播信息216条,全新改版《昭通政协》,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丰富和拓展,努力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认真做好红河、普洱等兄弟州市政协到昭考察调研保障工作,积极用政协语言推介昭通,助力打造新时代“昭通印象”。

(五)探索创新履职载体,服务品牌打造更加响亮。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丰富协商议政新载体、构建凝聚共识新格局,积极探索打造集协商、监督、参与于一体的“昭你来协商”履职品牌,把调研、视察、协商、委员读书活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通政协各种履职链条,通过委员访谈、实地调研、群众参与等灵活多样的协商方式,使协商从会上“说”走向实地“看”、从现场“议”到群众“评”,搭建起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昭通实践。带领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持续开展“千名委员走基层”系列活动,走基层9297人次,开展公益活动351场,捐款3343.6万元,办实事3881件。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指导各县(市、区)政协深入开展以“普法强基”“移风易俗”“绿美乡村”“扶弱济困”“富民强市”为主题的“院坝协商”活动265场,近三年发生命案的行政村实现“普法强基”活动全覆盖,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开展“保护生态环境,政协绿美行动”,组织市政协常委身体力行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号召委员深入践行“两山论”、坚定走好“两化路”,助力擦亮“绿美昭通”底色。参加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联合履职行动,协助做好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和长征沿线、革命老区州市政协协商议政活动,政协组织履职从单项协作迈向文化、经济等多领域交流互鉴、协同协作,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主协商实践案例被全国政协收录,跨区域联动协作工作方法在滇川两省金沙江流域多个政协组织推广运用。积极参与省市县三级政协协同联动调研协商,形成《关于推进昭通历史文化保护的协商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

(六)汇聚各方共识力量,统一战线作用更加突显。我们始终坚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25个,组织委员深入民族村寨、宗教场所开展政策解读87场,组织开展“双推”协商活动和“三个一”活动210场,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县级政协的沟通联系,创办《工作周报》21期,增进工作交流。努力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在政协更好履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优先安排在政协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发言、邀请参与政协重要履职活动,全年共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界别委员进行大会发言37人次,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交提案88件,邀请委员参加政协重要调研视察活动126人次。注重在履职中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交流,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认真做好港澳台侨团结联谊工作,为全市港澳台侨资源更好服务地方发展夯实基础。组织办好“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华商侨领赴昭通商务考察活动,推荐3个重点项目参加云南省“第二届滇商大会”,积极为昭通走出去、引进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各位委员,一年来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和省政协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向所有重视、关心和支持政协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是协商议政的水平和质量还有待提高,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活动和载体还不够丰富。这些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懈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昭通10周年,是脱贫巩固“五年过渡期”和实施“十四五”规划“两个收官之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昭通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思想引领,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强化自身建设,为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坚定不移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汇聚智慧和力量。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铸牢思想之魂。我们要深刻把握政协组织的政治属性,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想事情、干工作,确保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毫不动摇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规矩,更加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在大局大势中去谋划推进,坚持重要工作主动报告、重大事项及时请示、重要议题充分沟通,确保政协工作始终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协调一致开展,坚决做到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化学习体系,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担当作为、创新创造的工作实践。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压紧压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法治建设等工作责任,全力支持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健全“两个全覆盖”长效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协高质量履职。

第二,坚持精准发力,躬耕笃行服务发展之要。我们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全市中心大局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政协特色、昭通特点的协商议政格局。将政协履职主动融入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昭通实践,深化调查研究,争取提出更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助力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踊跃融入农业强市、能源强市、生态强市、交通强市、教育强市“五大强市”建设,助推昭通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聚焦打好脱贫成果巩固、经济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风险防范化解、民生提质增效“六场硬仗”,精选年度协商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协商论证,着力提升建言资政质量,助力“六场硬仗”打出声威、打出气势、打出成效。创新协商式监督模式,积极探索政协民主监督与其他监督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聚焦全市重点项目、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政协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等重点,组织开展专项视察监督,助推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的工作有效落实。

第三,坚持人民立场,求真务实力行为民之举。我们要积极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始终坚持履职为民的价值取向,真正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增收致富等民生问题,组织委员通过调研视察、提案办理、民主评议等履职手段,精准把脉问诊、精确监督建言,着力以论起来促干起来,推动利民政策落到实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积极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主动深入群众,多看、多听、多问,倾听群众最想表达的心声,写出群众最真实的状况,推动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精心组织打造党政认可、群众满意、规范有序的“昭你来协商”履职品牌,持续推进“院坝协商”“双推”协商、“千名委员走基层”,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多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暖心事,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获得实惠。

第四,坚持团结联谊,求同存异凝聚同心之力。我们要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持续浓厚“有话想在政协说、有话愿在政协说、有话会在政协说”的氛围,着力做好凝聚共识工作。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在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联系机制,密切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不断增进思想政治共识。持续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深入开展“双推”协商和“三个一”活动,助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积极加强纵向、横向沟通联系,主动争取全国政协、省政协的工作指导,加强与周边州市政协的沟通协作,强化对县级政协工作的指导和联系,努力在生态保护治理、文化交流交融、经济互惠共促等领域取得协同履职的新成效。

第五,坚持强基固本,持之以恒提升履职之效。我们要着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找准破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的着力点,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扎实开展“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深化内化转化”委员读书活动,引导委员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深化委员服务管理,扎实做好委员培训、履职考核、知情明政、平台搭建等工作,促进委员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加强专委会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交流,推动专委会工作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建好管好用好宣传阵地,讲好“昭通故事”“政协故事”。编纂昭通古城文化等文史资料。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秉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各位委员!同心向未来,奋进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昭通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优异的履职成绩,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为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昭通篇章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报告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