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2-27 09:17“现在我在‘家门口’的车间上班,离家近,工作时间灵活,环境好,还能照顾家里,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谈及当下的幸福生活,永善县红光安置区搬迁群众陈学英满是感慨。
从桧溪镇永胜村搬迁至红光安置区的陈学英,已在此地生活了5年。由于孩子年幼需要照顾,她在帮扶车间的艺绒玩具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月收入约3000元。这份工作让她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又能补贴家用。她的故事正是永善县众多易地搬迁群众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永善县为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并大力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涵盖从服装加工到电子元件组装等多种产业类型,满足了不同劳动者的技能需求,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红光安置区的昭通星创工贸有限公司手套生产车间,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从团结乡花石村搬迁至此的夏长梅正专注地操作着设备,双手熟练地掌控着布料的走向,赶制订单。车间一角还设有供孩子休息和学习的地方。谈及现在的稳定生活,夏长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现在我在‘家门口’的就业车间找到了工作,收入在4000—5000元左右,还能兼顾家里,周围都是附近的乡亲,心里很踏实。”夏长梅说。
红光安置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区。就业帮扶车间不仅为搬迁群众开辟了全新的就业渠道,更是打造了一条“家门口”稳岗就业的致富之路,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美好生活愿景。
截至目前,红光安置区内已有云南钜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昭通艺绒玩具礼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驻,为搬迁群众提供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在就业帮扶车间内,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通讯员:王颖 李孝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