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无人机偷拍应严防早治

 2025-02-25 09:11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普及,侵犯隐私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有效防范“天空之眼”凝视私域,成为一道新的治理课题。

有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拍摄者不在现场,就能逃脱法律责任。其实不然。有媒体曾报道一起“飞手”利用无人机偷窥他人隐私的案例,涉事者被处以行政拘留。但从现实情况看,无人机偷拍难以防范,维权成本高,遏制非法偷拍并非易事。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防范无人机偷拍,需强化源头管理。时下一些电商平台出售的改装无人机,拍摄精度较高,具有红外热成像功能,足以“穿透”普通窗帘的遮蔽。控制无人机“乱拍”,必须严管非法生产改装行为。

发展低空经济,不能有“先飞起来再说”的侥幸思维。建立低空规则,不是小题大做。及早防治无人机偷拍,正是为了让行业更好发展。


作者:丁慎毅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大家谈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