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2-24 09:37春节过后,金沙江畔的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派繁忙,50余家企业已复工复产,全力冲刺新春“开门红”。其中,新引进的猎风制衣厂也已正式投入生产。
走进猎风制衣厂,3条生产线上的70余个缝纫工位座无虚席。一位经验丰富的缝纫师傅一边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一边耐心地向女工们传授缝制技巧。伴随着缝纫机的“嗒嗒”声,女工们灵巧的双手快速翻飞,一件件漂亮的衣服逐渐成型。这些女工大多是水富本地人,目前制衣厂采用边生产边培训的运营模式。50多岁的谭大姐是新入职的女工之一,也是“家门口”就业政策的受益者。“村里组织的缝纫纺织培训,我都参加了,回家后还特意练习了一段时间。年前看到制衣厂招缝纫工,我立刻就报名了。”谈及入职经历,谭大姐十分庆幸自己参加了相关技能培训。
考虑到许多群众因缺乏技能而担忧就业问题,水富市近年来强化统筹联动,精准收集企业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各类培训,助力群众“找好活”。市人社局联合妇联、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深入市内所有村(社区),开展电商、叉车、纺织等多领域的技能培训。2024年以来,累计培训696人,并为他们颁发了合格证,帮助群众提升技能,持证上岗。“幸好有这些培训,我50多岁了,还能在家附近找到工作,日常开销有着落了。”谭大姐感慨道。
为解决就业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水富市人社部门积极搭建群众选岗和企业用工的桥梁,主动联系、靠前服务、精准对接,收集整合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借助村(社区)党总支和社工、专干等力量,加大岗位推送力度,并通过线上直播带岗、线下组织招聘会等方式,为群众推荐合适岗位。2024年以来,已推送岗位信息2819条,开展直播带岗28场次,帮助1563人成功应聘上岗。
此外,水富市还积极开辟就业新空间,持续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扩容县域就业“蓄水池”。近年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闲置资源等措施,成功引入云南中晟、锂宸、云天墨睿等10余家新能源电池行业领军企业落地。同时,立足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小商、小厂落地乡村。截至目前,水富市已打造5个“家门口务工车间”,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本地劳动力占比超过85%。“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让越来越多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通讯员 殷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