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蓄力助推低空经济高飞

 2025-02-24 09:24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突破发展,低空飞行器零部件和整机的研制日渐走向成熟,叠加政策红利、资本推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低空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方面是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是各地在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首要挑战是人才缺口的填补。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从研发制造端到应用端,再到操作维护端,催生了大量新岗位人才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在低空经济相关岗位中,仅无人机操控员这一新岗位的人才缺口就高达100万人。此外,受法规滞后、操作者素质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等多重因素制约,低空飞行的安全管控也是一个重要挑战。这些挑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有效缓解低空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是一条可行路径。一方面,立足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特点,推动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构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加快整合相关行业和高校资源,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为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提供真实场景,精准培养低空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可以预见,受益于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低空飞行器数量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部分低空空域必然出现拥挤状态。如何确保它们有序飞行,是摆在相关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重点是要加快制定出台涵盖航道设置、飞行器行驶规则、红绿灯制度等内容的低空空中交通规则,以确保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随着低空飞行频次和广度的指数级增长,一些低空飞行器存在“看不见、呼不到、管不住”的安全隐患,给低空领域的安全飞行带来严峻挑战。从统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增强低空飞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发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新技术在精准性、预见性、协同性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飞行保障服务体系,有效识别飞行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低空飞行“可监视、可规避、可控制”。


来源:新华网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郭倩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郭倩
标签 >> 经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