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科普中国”品牌“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和上海消防医院联合设立的国内首个“科普门诊”在该院试运行。社区居民可以在挂号处选取“骨科(创伤与应急科普门诊)”。这不仅将医学科普纳入了医生常规工作,也为公众主动获取权威的科普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健康知识一直占据公众科普需求的首位。但在信息冗余的社交媒体时代,如何获取精准的健康知识,避免伪科普的干扰,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2024年12月修订后的《科普法》明确提出完善科普工作评估体系,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科普门诊”应运而生。
“达医晓护”负责人王韬表示:过去十年,“达医晓护”原创科普学术化理论和“大健康工程”学科体系,目的就是践行“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科普门诊作为对院内常规诊疗的补充,为医务人员院内科普工作提供规范渠道与机制保障。未来在有条件的时候,还可探索科普门诊知识付费方式,从而推动公众主动健康行为,强化医务人员预防保健职责,推动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