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威信:“小企业”解决就业“大民生”

 2025-02-22 10: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近年来,威信县在促进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落户、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多措并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威信县罗布镇顺河工业园区,一座座厂房鳞次栉比,生产紧锣密鼓。纺织生产线上,罗布镇顺河村村民彭显会已经熟练掌握了生产技能。她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收入也很可观,既能照顾家庭,还能学到一门技术。”像彭显会这样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当地村民有近60人。2023年,威信县充分利用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云南万利纺织有限公司落地工业园区,不仅为附近村民搭建了就业平台,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据悉,云南万利纺织有限公司自投产运营以来,已安装纺织设备197套,吸纳带动就地就近就业193人。

云南万利纺织有限公司只是威信县大抓招商、盘活资产、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威信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一对一”服务,精准对接入园需求,加大对水电供应系统的升级改造力度,优化基础设施,落实用电补贴和租金减免等政策。这些措施吸引了12家企业落地生产,吸纳了近700名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是威信县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走进威信县聚力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该公司的负责人王云是威信县麟凤镇人。2024年,外出多年的王云毅然决然回乡发展,立志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带动50余人稳定就业。王云表示,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计划再招收50人到车间务工。

威信县大力实施“大众回引、万众创新”,不断优化创业就业环境,不仅提供政策支持,还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消除返乡创业者的后顾之忧。2024年,威信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83.5万元,扶持创业418人,带动就业1054人;发放“云岭创业贷”400万元,带动就业72人;引导支持93名外出能人回乡创业,带动就业1413人。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是威信县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威信县竹资源丰富,总面积达56.2万亩,其中方竹面积38万亩,是威信县“1+N”高原特色主导产业。在麟凤镇斑鸠村大汉寨方竹产业县级示范基地,5000余亩连片方竹林郁郁葱葱,一条采笋道直通竹林深处。该基地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着力将农户培养成“竹管家”,引导他们参与方竹种植和竹笋销售。目前,该基地有50名“竹管家”,他们一年四季都在从事方竹管护相关工作,在采笋季,每人每天的平均收益近300元。

2024年以来,威信县依托方竹产业积极打造“竹管家”劳务品牌,在全县培训培养了2100多名“竹管家”,有效促进了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近年来,威信县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了以种方竹、山葵、辣椒、芍药、魔芋,养生猪、土鸡、对虾的“种五养三”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参与,威信县培育了蔬菜、水果、花卉、畜禽等高原特色农业经营主体4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6家,为群众提供了59800余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带动近6万人就业,促进增收1.49亿元。

如今,在威信这片红色沃土上,各类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广大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社会安定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讯员:白芯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郭倩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郭倩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