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2-22 10:49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内核,也是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昭通市文旅市场热闹非凡:在除夕跨年时刻,绚烂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夜空,昭阳城区的人们一同倒数,欣赏着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景,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我和年俗有个约”活动现场,人们观赏着舞龙舞狮队伍的巡游表演,体验着打糍粑、剪窗花、做风筝、描彩绘等传统习俗,欢欢喜喜地过大年;“古城印象·印象昭通”新春文艺演出活动欢乐上演,歌舞表演、戏曲独唱、魔术表演等轮番登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在迟家大院、李氏支祠举办的摄影展和书法美术展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文化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是一座城市最持久的精神力量,蕴含着无穷的发展潜力。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昭通,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以来,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成为我国“南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曾创造了灿烂的“朱提文化”,是早期云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昭通更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用文化为城市发展赋能,在创新内容、形式、场景等方面下功夫,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进一步擦亮城市的文化名片。
要擦亮城市名片,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一座城市持久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城市文化氛围越浓厚,就越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越能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今年春节期间,昭通古城火爆出圈,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游览。游客们在这里欣赏非遗文化、漫步古城街头、观看庭院话剧,沉浸式体验实景演出,充分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昭通自然风光秀美,历史底蕴深厚,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与文化交融。对昭通而言,摸清文化资源家底、盘活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特色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持续加强对昭通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同时,还要精选一批能够体现昭通特色的标志性符号,将其打造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特色品牌,成为昭通的独特标志。
要擦亮城市名片,还要创新表达方式。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旅游的选择已经从“有没有”转向了“精不精”“好不好”,个性化、分众化、专业化的旅游需求日益凸显,这对文旅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丰富文旅新业态、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群众的旅游体验?一方面,要主动求变、积极创新,培育“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健康”等新一批“旅游+”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释放消费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借助数字技术为文化旅游赋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手段,让科技为文化旅游插上翅膀,用丰富的文旅场景连接市民生活、触达游客心灵。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文化融入生活、滋养人心,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昭通这座城市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文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