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25-02-22 10:28初春时节,盐津县滩头乡生基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茶农们围在一辆满载茶苗的大卡车旁,有序领取“希望之苗”,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茶苗搬到自己的车上,准备运回家扩大种茶面积。
生基村,这个平均海拔1056米、年平均气温12.6℃的小村庄,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种植茶树的理想之地。依托这一优势,生基村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大力发展茶产业。目前,全村茶园面积已达6000多亩,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家家户户都拥有自己的“小金山”。
2022年,生基村经济合作社与盐津六品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激发了茶农种植、管护和更新品种的积极性。2023年,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生基村完成400亩茶园的品种更新;2024年,全村增加投入,改造茶园1000余亩,茶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持续提升。生基村茶农的生活愈发富足。
为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今年,在滩头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生基村引进了76000株茶苗,涉及7个村民小组17户农户,种植面积达37亩。茶农赵文华一家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们表示,近年来通过种植茶树尝到了甜头,现在的种茶积极性特别高。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赵文华改造了自家的20亩茶园,今年又种植了7亩新茶,一家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此次扩种茶树不仅覆盖了生基村,还惠及了具有自然优势的界牌村。16000株茶苗被运送到界牌村,将在多个村民小组推广种植。滩头乡党委、政府着眼长远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将荒山荒坡变成绿色茶园,将小小的“绿叶”变成“增收叶”“致富叶”,为当地百姓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滩头乡还计划利用生基村的民族文化和茶产业基础,打造集农业观光、民族风情体验为一体的康养休闲基地,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茶产业不仅是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更是促进百姓增收、提升乡村宜居水平的“幸福密码”。
滩头乡党委书记王小芹表示,下一步,滩头乡将继续动员高山群众参与茶树种植,扩大全乡茶树种植规模,提升茶叶品质,加强品牌建设,推动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茶动力”。
盐津县地处乌蒙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4℃,雨水充沛,常年云雾缭绕,土壤富硒且有机质含量高,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政策支持,盐津县将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科学规划、品种优化和产业融合,逐步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茶产业体系,以“绿叶”撬动“金山”,激活乡村经济,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百姓富足。
目前,盐津县茶树种植面积超9万亩,主要分布在滩头乡生基村、兴隆乡保宁村、牛寨乡龙茶村,注册商标主要有“苗岭碧芽”“摩岩银毫”“寒烟翠苦丁茶”“石缸贡茶”等。202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2560吨,农业产值达14800万元。
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盐津的茶农正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茶香四溢的滩头乡,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未来,盐津县计划进一步扩大茶树种植规模,推动全县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营销,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同时,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茶园生态旅游线路,让茶产业成为助力当地群众增收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通讯员:黄成元 李洪兰 赵剑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