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2-20 10:46近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建设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圆满完工,正式恢复通水、蓄水,为灌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巧家县建设堰管理人员清理浪渣。
“我们这个地方进入冬季以后就缺雨少水,建设堰的水引过来对我们帮助很大,很多农作物有了水的浇灌,都长得绿油油的。”巧家营社区街子二社的包山东正从沟渠里引水灌溉长势喜人的豌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大堰水滋养下长势喜人的豌豆。
巧家县千万农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谢进洪也表示,建设堰的水为养殖场提供了优越条件,人畜饮水、清洗猪圈等都更加便利。
养猪场工人用大堰水冲洗猪圈。
据悉,改造项目涉及建设堰渠道和巧家营塘坝,建设堰全长48公里,于1958年建设,1960年完工。由于年久失修、山体垮塌等因素,渠道受损渗漏严重,加之近几年来持续干旱,整个建设堰灌区用水量严重不足,灌区农作物大幅减产。为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巧家县对建设堰和巧家营塘坝进行节水改造。项目于2024年3月启动,主要对建设堰受损严重地段拆除重建、全段清淤除障、防渗修复。同时对巧家营塘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坝顶路面修复、增加塘坝防护栏杆、照明设施等。项目于2024年12月底全面完工,今年1月底建设堰恢复通水、巧家营塘坝下闸蓄水。项目实施惠及白鹤滩街道的大竹、啊噜、棉沙、回龙、松梁、巧家营、野鸭7个村(社区)6千余户2万余人。改善灌溉面积1.57万亩,有效缓解农业灌溉缺水矛盾,提升供水保证率,提高农作物单产量,使灌区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农业向精耕细作型农业转变发展。“今年对建设堰干渠和巧家营塘坝进行了节水改造,现已正常通水、蓄水,大大改善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老百姓种的庄稼也都长得很好。”长期参与建设堰和巧家营塘坝建设、管理的县水务局职工杨昭学说道。
巧家县建设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工,源头活水奔涌而至,润泽着灌区的土地,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改善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