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只为那绽放的笑容

 2025-02-18 09:46  来源:昭通新闻网

小美(化名)是一个身材高挑、文静的女孩。几年前,她出现言语迟缓、面部表情贫乏以及失眠、记忆减退等症状。服用药物后,小美对校园生活丧失了兴趣,且害怕置身于人多的环境中,家人只能为其办理了休学手续。

小美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她自幼由父亲抚养长大。小学二年级时,父亲为给小美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便带着她到湖北务工。其间,小美在当地的学校读书。初二时,小美一家搬进了安置区,小美也转学到安置区附近的一所学校。此后,其父外出务工,小美由爷爷照顾。回到昭通后,由于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以及一直陪伴她成长的父亲,小美很不适应,与爷爷产生了很多矛盾。

2021年底,小美因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不料,她在附近的山上迷了路,只能打电话向远在外省的父亲求助。最后,小美被社区工作人员找回,并因多处冻伤住院。之后,小美的情绪一直不稳定。2022 年,小美到私立医院住院检查,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回家后一直服用相关药物。平时,小美会帮家人做饭、打扫卫生,但却很少下楼走动,也很少和父亲、爷爷说话。

2022年3月,昭通市海星行动公益协会的社工第一次来到小美家,发现她目光呆滞、反应迟缓,很多时候都低垂着头,不爱说话。16岁,本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她却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在交谈过程中,小美对很多问题都以“记不得”“不清楚”作答。其父说:“孩子从小聪明伶俐,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才回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变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为了照顾小美,其父只能辞工回到昭通。

获悉小美的情况后,市海星行动公益协会的社工根据小美的需求和困境进行了细致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帮扶计划: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小美进行线下心理疏导,通过倾听和陪伴服务,鼓励小美走出家门,重新融入社会环境。

起初,小美对社工的关心回应冷淡,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服务结束后,社工不断反思,并多次与心理咨询师沟通,针对小美的反应和情绪变化,多渠道了解如何更好地与小美交流。

随着心理咨询师疏导和社工陪伴服务的不断深入,小美逐渐有了一些变化,开始主动和大家交流,也愿意尝试着走出家门。征得小美同意后,社工邀请小美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一些服务活动:带领群众签到,和孩子们一起绘画、做手工。小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社工与小美谈理想、谈工作、聊爱好、聊生活、聊朋友。

在社工的不懈努力和帮助下,小美的病情及生活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她还在社区的一家服装店里找到了一份工作。

小美告诉社工,她一定好好工作,等有了收入,父亲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她不会再让父亲为她的病情担忧。以后有机会,她还想去学习制作甜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记者 杜恩亮 通讯员 陶雨丘 文/图

来源:昭通新闻网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王朝飞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王朝飞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