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今年,昭通财政这样“持家”!

 2025-02-17 18:37  来源:昭通市财政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昭通财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打造健康财政、安全财政、发展财政、民生财政、质效财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财政保障。

一、稳中求进,统筹推动收入持续增长

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21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3%。

持续拓宽拓深财源基础。立足昭通矿产资源、绿色能源、区位交通、人力资源等优势,推动合盛硅业、云铝海鑫、旗滨玻璃、新安化工等重点企业产能加快释放,实现财政收入和市场效益的“双增加”。

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强化财政、税务、人行工作联动,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宣传政策“零遗漏”,执行标准“零偏差”,便捷服务“零障碍”,高效兑现“零时差”,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切实增强企业活力。

持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做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储备,争取上级在转移支付、债券资金、项目审批、政策制定、业务指导等方面对昭通的倾斜支持。

二、干中求进,科学推动“五大强市”建设

聚焦“农业强市”。落实《昭通市关于进一步提升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整体效益的十二条措施》,科学统筹已到位资金,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聚焦“能源强市”。落实能源保供财政资金引导机制,抓好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和社会融资,引导各类资本向绿色硅铝、绿色能源、磷基及新材料产业快速聚集。

聚焦“交通强市”。加大对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加快昭通机场迁建、渝昆高铁站前配套、在建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

聚焦“生态强市”。提升对大气污染治理、森林草原防火、植被恢复、截污治污、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建设“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

聚焦“教育强市”。安排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做好教育设施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足额配套学校公用经费、学生资助、营养餐补助等资金。

三、惠中求进,用心用情提升民生福祉

支持财政奖补就业创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就业财政奖补政策,通过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提高重点群体就业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

支持提升医疗卫生质量。安排专项资金,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支持与昆明医科大学合作开办云南省滇东北中心医院。

支持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安排高龄老人补贴和困难老人服务补贴资金,支持提高“一老一小”服务水平。按比例计提市级留成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优化实施“防贫保”和“惠民保”,提高低收入群体抗风险能力。

四、难中求进,全力护航经济平稳运行

坚决兜牢“三保”底线。2025年全市“三保”支出预计安排340亿元以上,“三保”支出需求足额纳入各级年初预算,不留“三保”硬缺口。

坚决兜牢债务风险底线。盘活资源资产、协调统筹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企融资平台压降。强化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严密防范新增隐性债务。

坚决兜牢规模性返贫底线。保持乡村振兴领域资金的投入强度,健全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带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坚决兜牢金融风险底线。持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常态化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处置及宣传教育,广泛接受群众有关非法集资线索举报,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五、变中求进,深化改革提升资金效能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预算固化格局,提高财政统筹能力和预算约束力,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和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和规范应用,提高预算执行到位率。

深化预算绩效改革。加强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绩效监控,推动预算绩效从事后评价逐步向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转变,强化预算绩效结果运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深化财会监督改革。加快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财会监督体系,健全预算安排与问题整改挂钩机制,定期开展预算编制、资金安排、预算执行、财务规范等方面的监督行动,切实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政资金安全。


来源:昭通市财政局

值班编审:罗旭 马燕 曹阜金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王朝飞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罗旭 马燕 曹阜金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王朝飞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