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2-16 18:152024年,昭通财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财政工作的安排部署,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全市财政运行难中求进、总体平稳。
一、2024年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5亿元,规模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10.9%,增幅排名居全省第3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14.9亿元,规模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6.9%,增幅排名居全省第4位。
二、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做大蛋糕,保障实力更加强劲。
聚焦重点税源加强税费征管。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深入挖掘税收增量,严防“跑冒滴漏”。全市税收收入完成67.4亿元,同比增长3.0%。
聚焦政策落实推进减税降费。对满足条件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应退尽退,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7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21.7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15.3亿元。
聚焦资源整合强化预算统筹。加大对存量资金、低效无效资金、闲置国有资产的清理盘活力度。稳步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8.1%。
聚焦争取支持提升保障水平。争取到位上级转移支付483.4亿元,规模居全省首位;新增专项债券85.4亿元,居全省第2位;新增一般债券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2.6亿元。
(二)优化支出,资金管理更加高效。
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切实硬化预算管理二十六条措施》,进一步完善差旅、会议、培训等公务支出管理机制。
着力压减非必需非刚性支出。市级部门带头压减运转经费、会议费,全市共压减一般性支出5.4亿元。全市“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6%,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着力提升资金绩效。开展全过程绩效跟踪监控管理,增发国债和衔接资金支出执行率分别达98.1%、98.0%,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提高。
(三)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全市民生支出达51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8%。
保障和就业支出96.9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就业补助支出4.1亿元,同比增长10.3%;残疾人事业支出2.3亿元,同比增长4.1%;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9.1亿元,同比增长6.8%;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支出3.3亿元,同比增长6.1%。
教育支出121.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学前教育支出4.3亿元,同比增长7.7%;义务教育阶段支出87.4亿元,同比增长2.7%;高中教育支出17.2亿元,同比增长0.9%;高等教育支出0.24亿元,同比增长60.1%;职业教育支出5.4亿元,同比增长9.9%;特殊教育支出0.8亿元,同比增长3.6%。
卫生健康支出78.1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公立医院支出9.5亿元,同比增长1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6.1亿元,同比增长6.4%;医疗救助支出9.3亿元,同比增长68.1%。
住房保障支出26.3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农村危房改造支出4.8亿元,同比增长415%;老旧小区改造支出2.6亿元,同比增长35.3%;保障性租赁住房支出0.5亿元,同比增长545.1%。
(四)精准滴灌,资金使用更加精准。
全年完成“产、城、人”三篇文章领域支出386.2亿元。
“产”的文章支出132.9亿元。依托资源禀赋,重点支持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打造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城”的文章支出122.6亿元。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人”的文章支出130.7亿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提升教育医疗质量,加强就业创业财政奖补,坚持做好“一老一小”保障。
(五)防风化债,发展底线更加牢固。
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全市“三保”支出完成329.7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124.2亿元,保工资支出183.2亿元,保基本运转支出9.5亿元。
坚决守牢债务风险底线。足额偿还法定债务本息109.7亿元,完成协议约定和手续办理的资产资源73.7亿元,切实维护地方政府信誉。
(六)积极改革,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水资源费改税及知识产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持续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持续规范将单位自有资金、教育专户资金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持续推进国库管理改革。搭建统一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标准化体系,实行专项库款管理,实现业务流程全覆盖、部门全覆盖。
昭通市财政局 供稿
校对: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