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文苑|品昭通年味 享元宵民俗

 2025-02-13 10: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乌蒙山麓大雪纷飞,公园里的蜡梅不负雪的考验,傲然于林间。昭通古城的老街巷里,屋檐下悬挂着的腊肉、火腿泛着光泽,灶台上蒸腾的雾气裹挟着八宝饭的香甜,在玻璃窗上晕染出朦胧的暖意。这座百年古城的年味,在凛冽的寒风与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中慢慢飘荡。

昭通,这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今年的春节,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民俗活动,让每一位当地居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共同品味了一场难忘的年味盛宴,编织出一段关于团圆与文化传承的美好记忆。

年味的序章

昭通的年味,是从腊八节开始的。腊八粥的香气弥漫在街头巷尾,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喜庆的氛围逐渐浓厚。

腊月二十四,我们南方人的小年才到,人们开始祭灶神、扫尘土,辞去旧年、迎接新年。清晨,渔洞水库水面上的薄雾尚未散去,北闸街道的集市已如沸腾的汤锅般热闹。身着靛蓝色布衣的老农将整篓的昭通苹果堆成“金字塔”形,果皮上凝结的白霜在晨光里闪烁。肉摊前挂着黑山猪肉,屠夫手起刀落时,案板与刀刃碰撞出铿锵的节奏,这是大山里特有的年节交响曲。

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品尝着本地特有的美食。昭通酱的醇厚、天麻炖鸡的鲜美、酸菜红豆汤的酸爽,这些美食成为昭通年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今年,在“小”家品味年味的同时,还多了早起参加古城新春敲钟祈福、晚去乌蒙水乡公园观“烟花秀”的“大”家年味。

在永丰镇的三甲村,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正在用古法熬制麦芽糖。石头砌成的柴火灶里,松木噼啪作响,铜锅中的糖浆泛起琥珀色的涟漪。她手中的木铲在锅底划出优美的弧线,如同在书写一部甜蜜的时光秘卷,这是一门传统手艺。麦芽糖味甘性温,有着补脾健胃、生津去燥、润肺止咳之功效。屋檐下晾晒的萝卜丝与干豆角在风中摇摆,与远处清真寺传来的诵经声应和成韵,随着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除了保留下民族独有的节日外,春节早已是56个民族共同的节日。

昭通城内,各大公园里、广场上,书法爱好者们正在挥毫泼墨,不同于别处,这里的春联上常现“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等字句,笔锋遒劲处似可见五尺道上的马蹄印迹。当墨香渗入洒金宣纸的肌理,整座城似浸润在文化的沉香里。

团圆的变奏曲

除夕夜的望海楼灯火通明,层层飞檐下悬挂着的红灯笼次第点亮,恰似佩戴了一串朱砂璎珞,这串红蔓延着、蔓延着,蔓延到了昭通城的各个角落……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的油纸伞,各式各样的灯笼交相辉映……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又怎么会少了非遗巡展、游园活动、民俗民风体验呢?

正月初一到初三,乌蒙水乡公园变成了年俗体验的乐园。市民打糍粑、剪窗花、制作风筝,玩得不亦乐乎,现场还展示了甲马、泥塑、丝窝糖等多项非遗技艺。

来陕西会馆,品茗观剧,有京剧、昆曲、变脸、歌舞等表演,还有投壶、射箭、击鼓、下棋、书法绘画、香道、插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昭通首部庭院剧《壹根扁担》初一至初三在李氏支祠上演,这个本土故事向我们讲述了晚清西南巨商李耀庭的传奇人生:一根扁担,一头挑起的是家,一头挑起的是国。

出门观看古城的“古”玩活动,余兴未了回到家中,看着八仙桌上,酸菜红豆汤蒸腾着白雾,天麻汽锅鸡飘散着药香,昭通酱的醇厚与小米辣的炽烈在舌尖上跳起激情四射的探戈。八旬老人用竹筷轻敲土碗,哼起消失已久的“四筒鼓”调子,苍凉的尾音里藏着马帮铃铛的余韵。

城里热闹非凡,城外也不例外。正月初一的清晨,大山包的黑颈鹤在薄雾中舒展羽翼;身着盛装的彝家少女穿过结满冰凌的箭竹林,银饰碰撞的清音惊醒了沉睡的冰瀑;龙氏支祠的戏台上,关河号子混着滇剧唱腔穿透百年时光,青砖照壁上的“渔樵耕读”石刻映着朝阳,将前人的智慧投射在红土地上。

这是小家与大家、过去与现在、汉回彝苗多民族共同奏响的变奏曲、和谐曲、团圆曲。

元宵节的期盼

清晨,葡萄井边的熬糖作坊已蒸汽氤氲。老师傅将熬好的糖液倒入刻有“昭通”字样的梨木模具,冷却后的糖画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光晕。

昭通人爱吃糖,就算超市里有再多琳琅满目的糖,也替代不了我们的土特产麦芽糖,或许这份执着是昭通人骨子里对甜蜜生活的喜爱,而制作与品味时的那份甜蜜的碎屑随风飘落,恰似撒向古城的星屑,甜了人心!

昭通以独有的方式在春节诠释了不一样的幸福年味。乌蒙水乡的现代烟花秀、古城里的传统文化节目表演,那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多场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表演,那是昭通初升太阳的朝气蓬勃及未来可期的信号……

这一个个瞬间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和满足,甚至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贪念……

除夕才过,大家已经在期盼着元宵节,当人们知道正月十五将在乌蒙水乡公园将举行一场以“腾飞的昭通、崭新的昭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届时还将为群众送上美味的汤圆时,这份盼望便更急切了,那是欢乐与古韵相融合的激流、传统与现代相交织并燃烧起来的节日火焰。

元宵节中的享受

猜灯谜,作为元宵节的一项传统习俗,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大家或驻足沉思,或相互讨论,享受着智力碰撞的乐趣。

汤圆,寓意着团圆与美满,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昭通人喜欢亲手制作汤圆,这是家人团结协作、联系情感的家庭活动,承载着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

元宵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在乌蒙水乡公园举行,这是一场专业团队用高标准打造的具有观赏性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晚会,唱响了昭通全力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的奋进主旋律,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整个演出结合时代主题编排了数个原创节目,展现了昭通的历史底蕴、当今成就,是新时代“昭通印象”的全面展示。

品昭通年味,享元宵欢乐。在昭通这座充满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的城市里,元宵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展示昭通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平台。通过猜灯谜、舞龙舞狮、吃汤圆等传统习俗以及现代元素的融入和创新元素的注入,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集文化、艺术、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活动。

元宵节的未来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但节日的欢乐仍在。

元宵节一过,春节算是彻底过完了。我想,今年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不应该是昙花一现,而应该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端。只有继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昭通的民俗文化,才能真正地让昭通的年味和元宵佳节的欢乐永远延续下去。

这座百年古城,始终在坚守与创新间寻找平衡。当电子祈福墙上的愿望与古城街头、公园里的一条条祈福带共同飘动,我们看见了传统文化正以柔美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或许正如后海那片百年老梨树林,岁岁绽放新蕊,年年守望故土,在时光的流转中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变成永恒的生命力。


作者:马伯凤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郭倩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郭倩
标签 >> 阅读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