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集结、“红帽子”涌动。2月8日,昭通市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集中输出欢送仪式在昭阳区北闸街道红路安置区同心广场举行,2205名务工群众坐上42辆“务工专车”,分别奔赴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务工,开启新一年的奋斗征程。
昭通是人口大市,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各级各部门做到转移就业、回乡创业、就近就业同步抓,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全市301.09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1.68万人,就业率达86.91%,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31.82万人,占总转移就业人数的50.3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要求,市政府出台方案,决定在2024 年12月27日至2025年4月30 日开展以“百日攻坚促就业,外出就近双并重”为主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
外出务工挣票子,奔向幸福好日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牢牢把握春节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黄金期,聚焦返乡前、返乡后、春节后三个关键时段,系统推进“345”监测帮扶措施,建立返乡动态、外出就业、帮扶需求“三张清单”,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纠纷排查化解、关爱帮扶救助、新春文化惠民“四项行动”,落实送出行、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五送措施”,切实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稳就业。
撸起袖子加油干,外出务工把钱赚。据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自“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现场招聘活动448场次,推送就业岗位43.06万个,达成就业协议4.27万个;开展“局长直播带岗”活动37场,累计观看人数55.13万人次,推介就业岗位13.13万个。截至2月7日,全市61.25万外出务工春节返乡劳动力已转移就业44.68万人(省外33.75万人、县外省内8.95万人、县内1.98万人)。
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截至2月7日,全市“点对点”集中输出务工人员6万多人。2月8日,昭阳区组织了5181名农村劳动力到东部地区就业。
坐上大巴车、出门务工去。据浙江新联发旅游汽车有限公司、浙江省新昌县天姥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司机介绍,春节前,当地的一些大厂和昭阳区有关部门包了大巴车送昭通籍务工人员回家过年,车辆就停在昭阳区。过完年后,司机又乘飞机过来开车,接这些务工人员回去。
“祝大家一路平安,工作顺利、事事如意!”昭通市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集中输出欢送仪式结束后,出席活动的领导及现场工作人员为外出务工人员分发了返岗务工“大礼包”,引导他们有序乘车。
凤凰街道凤凰社区的龙东亚原来在浙江省嘉兴市的一家企业做电焊工,月工资8000元,今年他又在湖州找到了新工作,工资上万元。“第一次乘坐政府包的大巴车出去务工,还有‘大礼包’送给我们,感觉很幸福。”
欢送仪式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北闸街道海子村组织了10多人集中乘坐政府的免费车辆外出务工。22岁的费林猛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哥哥在江苏省常州市的一家理发店上班。“我们村的几个年轻人是约着一起来参加集中欢送仪式的,感谢政府部门考虑周到,不但有大巴车坐,还有礼品给我们,让我们安心在外务工。”北闸街道的孔琳在浙江省嘉兴市的一家窗帘厂上班。她说:“我们听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有免费的大巴车可以乘坐,我和朋友就一起报名,能省车费。”
记者打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给务工人员的“大礼包”看到,布口袋上印有“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字样和各县(市、区)人社部门的联系电话,里面有方便面、饼干、水、纸等生活用品。
48岁的王顺才、陈世英夫妻和两个儿子、一个儿媳一起赶来乘坐大巴车,激动和幸福的心情溢于言表。陈世英说:“感谢政府组织的这次免费乘车,不但方便,还节约了3000多元的路费。”据陈世英介绍,他们一家人在外每个月共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他们家前两年也有人乘坐过政府组织的大巴车外出务工,已经多次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了。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炎山镇庙湾村的郑某华是搬迁到红路安置区的安置户,这几年在广州市送快递,往年都是从昆明坐高铁过去,今年听社区的工作人员讲有政府的免费车乘坐,他就报名了。他说:“今天过来坐车,明天下午就到广州了,真是太高兴了。不但方便,还可以节约700多元的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