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纪念‘扎西会议’90周年”丨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2-10 15:19  来源:昭通新闻网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滇、川、黔三省接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是中央红军长征入滇第一县。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扎西,召开了在党史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扎西会议”。从此,“红色”成为威信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符号。

90年前播下的红色火种,如今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指引下,近年来,老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砥砺奋进,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不断书写新荣光,助推威信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红色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多点开花育产业

隆冬时节,走进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偏岩村杉木坪村民小组的山葵种植基地,大块连片的平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山葵苗。

山葵全身都是宝,被誉为“绿色黄金”。2021年以来,威信县凭借气候和土壤优势,成功引进国内山葵加工龙头企业金葵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金葵农业(云南)股份有限公司,带动全县大力发展山葵产业。目前,威信已形成从育苗、管护、加工到销售的完整山葵产业链,并通过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获得“土地流转金+工资”双份收入,有效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威信县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种五养三”的产业发展模式,一门心思育产业、强支撑,补全产业链条、树立产业品牌,不断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接续谱写好产业融合发展“新乐章”,奏响产业融合发展“交响乐”。

老区旧城换新颜

“以前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到县城需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家住田坝社区海椒湾的王会兴感叹道,“经过开发后,现在不仅路通了,房子也是统一规划建设的,住着很舒心。”

90年前,红军战士迈着坚定的步伐进入县城扎西,走向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今天,在距离县城2.8公里、位于田坝社区海椒湾自然村的平桥小镇,3排近200米长、4层半高的古色古香川南民居,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红色革命精神映照着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备、综合服务便捷、生态环境秀美的现代化高质量城市新区,见证着威信90年的沧桑巨变。

近年来,威信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差异化发展路子,坚持“做优威信”主基调,立足“红色扎西·赤水明珠”形象定位,按照“拓展南部新区、提升红城品质、共建幸福家园”总体思路,强化空间布局和规划引领,高位谋划“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总体布局,倾力打造北部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南部新城研学康养景区、东部石龙商贸服务园区,为写好“城”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团结一心共奔“好日子”

过去,地处偏远的革命老区因“山多地少,群山环绕”面临发展困境。如今,山还是那片山,人们的生活却早已今非昔比。承载着“扎西会议”精神的老区人民深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

位于威信县高田乡的龙打沟村民小组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村寨,曾经因人烟稀少、贫穷落后而鲜为人知。龙打沟村组干部、全体村民以村容村貌改造为契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如今,这里处处展现出新农村新时代的新变化:五彩缤纷的围栏与独具特色的小寨门相得益彰,村间硬化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鲜花绽放,组间道路绿意盎然。

在这片被红色基因滋养的土地上,大家干群一心,奋力拼搏,拼出红火好日子。一针一线绣出民族千年文明,“从实用到艺术,从艺术到实用”,蜡染传承人熊启兰幸福地笑了;吃上旅游饭,游客多、腰包鼓,石龙社区庄子上村民张昌琴开心地笑了;食用菌产业、山葵产业、方竹林产业,业业兴旺……

精神在,血脉在。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老区儿女始终坚持讲好“扎西会议”的故事,讲好“传承”的故事,讲好“弘扬”的故事,勠力同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威信篇章汇聚奋进力量。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忠华 安德立  通讯员  申丽琴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王朝飞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王朝飞
标签 >> 扎西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