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纪念“扎西会议”90周年丨威信变化在眼前⑨水之变:发展“小水利” 撬动“大民生”

 2025-02-09 18: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前语: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扎西,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威信人民不断赓续红色基因,砥砺前行,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威信县融媒体中心围绕讲好“扎西会议”故事为主线,循着红色足迹,用镜头讲述威信之变。今天,笔者带你走进“水”之变:发展“小水利”,撬动“大民生”。

水利兴,五谷丰;兴水利,惠民生。近年来,威信县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聚焦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农业灌溉、河湖管理、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威信山河下足“绣花”功夫,建成了一张城乡供水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水域网,为威信人民引来一股股“生命之水”“致富之水”“幸福之水”。

搭建饮水管道 牵引“生命之水”

“前几年,我们这里夏天随时缺水,天干的时候我们要用三轮车到处找水,相当费力。”回忆起以前生活缺水的场景,麟凤镇麟凤社区小寨村民小组村民宗琴很是无奈。

近年来,麟凤镇、长安镇受水源分布不均、饮水工程老化的影响,水源大多为季节性水源,难以稳定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2024年5月,威信县投资464.53万元,在距离麟凤集镇约10公里的黄水河水库脚下修建取水点,供应麟凤镇、长安镇蓄水量都分别为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经过2个月紧张施工,取水点建成通水,彻底结束了两个镇供水散、小、弱、水源不稳定等用水难题,有效保障了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用水。

“现在找到了取水点,我们用水相当方便,水量也大。”宗琴看着自家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清水,脸上堆满了笑容。

除了建设取水点,相关部门还帮助群众安装饮水管道,做好管网的维护检修工作,麟凤镇集镇及周边13个村民小组、长安镇集镇及周边10个村民小组群众吃上了“放心水”。

“这个取水点的水,主要是引用黄水河水库的余水,经过过滤池到蓄水池,再经过我们修建的20.53公里的管网送至麟凤镇和长安镇原有蓄水池,然后再送到群众家里。就目前使用这4个月情况来看,完全能够满足两个乡(镇)村民用水。”四川隆恒浩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张存友介绍。

近年来,威信县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四条标准”,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底线任务,积极谋划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项目,项目总投资1.22亿元,覆盖全县8个乡(镇),供水人口10.44万人,全县广大群众用水有了保障,农村饮水实现了从解决饮水困难到供水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转变。

建设灌溉设施 注入“致富之水”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走进旧城镇文兴村,俯瞰一片片农田,沟渠纵横交错、干支相连,一条条水渠环绕田园,串联起了乡村生态新画卷。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这得益于近年来威信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2016年12月,威信县依托云南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总投资2100万元,在旧城镇建设渠道和管网工程33.74千米,2017年3月建成投用后,为旧城镇发展特色水稻观光园为主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做好科学种田“水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了这条灌溉沟渠,种庄稼不怕旱、不怕涝,种什么都好。”旧城镇文兴村洛马村民小组村民汪胜银高兴地说。

近年来,威信县以水系连通、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拦蓄、系统治理为重点,清淤河道、开挖沟渠、加固河堤、加固护坡,在全力推进抗旱应急工程、防洪工程及灌溉网建设等项目实施的同时,全面提升防汛抗旱能力,疏通河道“堵点”,连通沟渠“断点”,进一步提升水系互联互通功能,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每年一到干旱少雨季节,工程就发挥出极大大作用,在确保群众庄稼得到灌溉的同时,也让群众种庄稼无后顾之忧。每年我们都对工程进行维修养护。今年5月,我们又投入了资金10.5万元,对相关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水务局工作人员邵明权说。

水利兴,农业稳。近年来,威信县高度重视并大力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加强水利服务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新建小型渠道181公里,改善灌溉面积6.03万亩,全县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31%。新建20年一遇标准生态河堤36公里,有效减少汛期洪水给群众造成的损失。一批批河道治理项目相继落地,一条条沟渠通向田间地头,灌溉着希望田野,担当起水旱无忧,畅通着乡村的“毛细血管”。

用活水利项目 汇聚“幸福之水”

“现在一年到头水都不容易停,我们也不用担心没有水用,生活用水有了保障,和以前相比,现在真的幸福多了。”威信县扎西镇居民张富强告诉记者。

近年来,威信县始终扛实民生水利建设责任,瞄准短板弱项,稳定水源、完善管网、加强管理,不断巩固提升居民饮水安全水平,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水窖等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居民供水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威信以发展民生水利事业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抢抓工程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全县水利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先后建成总库容为224.6万立方米、200万立方米、119.7万立方米的桂香沟、回凤、昌水岩3座水库;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98处,自来水普及率88.97%,集中供水率96.12%,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34.9%,水质合格率72.5%,困扰县城多年的用水紧张问题得到解决。

目前“十四五”重点水利项目吼西中型水库已完成初步设计,马河小一型水库、碧竹和芭蕉窝2座小型二型水库已启动建设,为实现一乡(镇)一库、一村一塘坝的规划目标而努力。

一座座水库大坝拔地而起,一条条渠道在山间蜿蜒盘旋,一汩汩清泉进村入户······威信水利设施建设按下了“加速键”,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从工程水利到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绘就了人水和谐共生“新画卷”,威信群众看到了水之变,感受到了水之利,富足口袋,沁泽民心。


通讯员:姜航 杨珠艳 文/图/视频

特别鸣谢 威信县融媒体中心

校对:胡远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王朝飞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王朝飞
标签 >> 扎西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