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2-06 10:13春节假期还未结束,昭通的外出务工人员就陆续踏上了返岗之旅。昭通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务实、高效的举措,通过组织专列、包车等“点对点”的服务方式,为庞大的务工群体提供返岗便利,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务工人员家庭的人文关怀。
昭通市作为云南省劳务输出大市,外出务工人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级党委、政府的贴心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不仅减轻了他们的购票负担和经济压力,还极大地提升了交通的便利性,为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返岗专列护航
群众安心赴“钱程”
2月3日7时27分,搭载556名务工人员的G2301次高铁列车缓缓驶出镇雄站,奔赴金华、永康、温州等地。当日上午6时许,务工人员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的组织下,乘坐大巴抵达镇雄高铁站。在站务人员、民警、志愿者的协助和引导下,大家有序进站。“春节后返岗抢票难,转车更是麻烦,政府每年都包车,直接送我们到厂区,省心又安全,还节省了大笔车费!”郎嵘是泼机镇亨地村岭埂村民组人,长期在浙江务工,谈及政府节后助力务工人员返岗出行的暖心举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此次务工专列由镇雄县人社部门提前对接铁路部门、用工地及重点企业,通过摸排务工人员出行信息,统筹安排车次、路线,并安排工作人员随车护送。
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总人口逾170万,赴省外务工人数超40万。据介绍,过去一年,全县农村劳动力79.19万人,实现转移就业70.09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41.77万人。外出务工仍然是镇雄县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据悉,镇雄县还将持续采取包高铁、包大巴、引导组队等方式,组织务工人员有序、安全、快捷返岗务工,确保他们收入稳定。
同日,威信县2025年首批126名返岗务工人员也免费搭乘高铁,踏上前往上海的务工之旅,开启新年的“薪”征程。
上午7时30分,天刚蒙蒙亮,寒意未消,威信县高铁站前广场却暖意融融。126名来自全县各乡镇的返岗务工人员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高铁站候车,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威信县相关部门提前为他们准备好了包含食物、饮用水等旅途所需的出行礼包,工作人员还在现场提供就业信息咨询、乘车引导等贴心服务。
“心里全是感激和感动。”来自长安镇天坪村的彭光燕在上海市一家玻璃制造厂工作多年,今年是她第二年免费搭乘列车前往上海务工。“我在上海10多年了,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希望今年出去也能顺顺利利,多挣点钱。”彭光燕说道。
下一步,威信县将持续做好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春节期间将通过高铁分批次“点对点”输送2000余人到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返岗就业。
出行礼包相送
自驾返岗也暖心
1月31日,鲁甸县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点对点”集中输出欢送仪式在卯家湾安置区幸福广场举行。首批3356名外出务工群众自驾862辆私家车,分别从卯家湾安置区欢送仪式主会场和13个乡镇(街道)分会场出发,前往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地务工。
在欢送仪式主会场,300余辆返岗私家车沿安置区幸福大道排成长龙。县人社、公安、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咨询、秩序维护、交通保障等志愿服务。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鲁甸县支行为主会场12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发放装有面包、毛巾、纯净水、方便面等物品的出行礼包。
“外出务工有交通补贴,返乡期间还能享受很多贴心服务。”卯家湾安置区景新社区务工群众陈杰说,在人社部门和社区党委的帮助下,他和安置区的10余名老乡辗转浙江、江苏、陕西等地的建筑工地从事搭架子工作,月收入有7000多元。
为持续优化就业服务,鲁甸县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聚焦返乡前、返乡后、春节后这3个关键时段,开展就业意愿摸排、就业岗位推荐、“局长直播带岗”、就业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促进劳动力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转移就业。去年,全县共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贴1660余万元,惠及外出务工群众24800余人。今年,鲁甸县将开展20余场集中输送活动,助力外出务工群众安全、有序返岗。
免费专车直达
消除出行顾虑
2月3日,彝良县、乡、村三级协调联动,同步举办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点对点”集中输送活动。当天,彝良县在发界安置区举行集中欢送仪式,来自16个乡镇(街道)、155个村(社区)的612名务工人员手提装有生活用品的“梦想大礼包”,在乡亲们的祝福中登上免费专车,开启前往长三角、珠三角的就业新征程。
“党委、政府不仅安排免费直达专车,还贴心地给我们准备了矿泉水和方便食品,消除了我们的出行顾虑。”海子镇清河村村民李乾翠在采访中表示。
“这是我第二次乘坐政府包车返岗,每次都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钟鸣镇木龙村村民梅征美激动地说道。
据悉,彝良县本次行动累计组织4836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点对点”专车输送1357人,有组织转移3479人,以三级联动的硬核举措托起千万家庭的致富希望。
据彝良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将紧抓节后就业黄金期,实施“早转快转多转”策略,通过组织化输出、技能化提升、品牌化培育、权益化保障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助力更多山区群众“出得去、留得下、赚得多”,持续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强音。
同日,盐津县也组织开展了2025年春节期间务工人员集中输送活动。来自盐井镇的张大学说:“我去浙江绍兴务工,这是第二次坐政府的车,这样的服务给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
“这一次我坐政府的车前往浙江桐乡务工,那边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都挺好。祝大家蛇年大吉,挣大钱!”柿子镇水平村村民吴小宝开心地说道。
据悉,本次盐津县组织农村劳动力集中外出务工就业2620人,组织化输出1308人,其中“点对点”包车输送706人,组织自驾、拼车、能人带出等输出602人。
昭通各地外出务工人员带着家人的美好祝福,带着沉甸甸的行囊,开启新一年的奋斗旅程。昭通市各级党委、政府持续不断提供的“不断线”返岗就业服务,保障了大家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无缝衔接。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静涛 通讯员:程 洪 许 鹏 余正彪 李小羽